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中国自然地理分区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G与B、C区的分界线是    米等高线,C、D与E、F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毫米等降水量线.
              (2)A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B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其肥力    ,为适应此类型土壤,B地区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C地区主要包括        两大地形区,D地区的干湿状况为    地区和    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分别是        ;E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    
              (3)自然景观从A→B→C→D的差异主要是由    条件引起的,从D→E→F的差异主要是由    条件引起的,F区明显的外力作用是        ,广泛呈现    地貌景观.
            • 2. 读图“我国东部某区域剖面示意图”,完成15~17题.
            • 3. (2013秋•罗庄区校级期中)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比较A、B两地(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2)说明B地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成因.
              (3)分析C地气候特征及成因.
              (4)C河是图示区域最大的河流,简述该河的水文特征.
            • 4. 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
              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 5. 以下山区中,山下、山上气候垂直变化尤为显著的是(  )
              A.横断山区
              B.太行山区
              C.唐古拉山区
              D.阿尔泰山区
            • 6. 喜马拉雅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南坡纬度低、山麓和山顶相对高度大,故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简单
              B.喜马拉雅山南坡为印度洋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低于北坡
              C.喜马拉雅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更替规律体现地方性分异规律
              D.喜马拉雅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更替的原因是不同海拔处气温的差异
            • 7. 图中甲、乙分别是美国、巴西两国局部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国共同的地理位置特点是:都位于    半球,东部都与    洋相邻.
              (2)甲图中A、B两区域农业的主要地域类型是    ,影响A、B两个区域农作物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3)图中C、D两河的河水主要来自    水的补给.当C河处于汛期时,广州的昼夜状况是    
              (4)乙图中①、②两地都为    气候,但两者成因不同,其中②地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5)②地与①地自然带相同,但①地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    性,而②地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    性.
            • 8. (2013秋•苍南县校级月考)读“北美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解答.
              (1)写出图例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
              名称:B是    带,E是    带.
              (2)图中自然带由A.→B→C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    地带性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    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3)图中自然带由E→A.→D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呈现    地带性分异规律,这最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中    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 9. 如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 10. (2012秋•临沂期中)近年来北极地区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地区.2012年9月27日上午,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经北极东北航道,顺利回到上海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极地区图
              材料二  2011年10月,俄罗斯宣布将在北极建一座可容纳5000人居住,具有人工气候和完整生命支持系统的现代化冰城“乌姆卡”.
              材料三  2010年8月,在破冰船护送下,装载7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油轮从摩尔曼斯克通过北冰洋航线到达我国宁波;2010年10月,另一艘俄罗斯货船从摩尔曼斯克装载矿石,第一次在没有破冰船护卫的情况下经北冰洋航线到达上海,并载货返回.
              (1)指出A处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该地区植被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植被类型不同  的主要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扩大或缩小),图中B自然带分布将向    移.
              (3)简述冰城“乌姆卡”建设面临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有哪些?
              (4)简述北冰洋航线的重要经济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