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我国柑橘的栽培区分布图,回答2题。

              1.图中柑橘的分布充分反映了农业生产布局的特征是
              [     ]

              A.整体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周期性
              2.图中①地区成为柑橘最适合栽培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     ]

              A.地形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 2. 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下图为北半球两高山垂直植被分布图,两山地南坡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不同。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两山地南坡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形式不同
              B、纬度差异
              C、海拔高度不同
              D、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
              2、两山地
              [     ]

              A、湿润气流的迎风坡相同
              B、向阳坡相同
              C、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D、山麓都能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 3. 下图中非地带性沙漠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降水
            • 4.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为某自然带的分布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性质
              D.地形地势
              2、下列地理过程最能反映该自然带地理特征的是
              [     ]

              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
              C.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
              D.干旱缺水→过采地下水→地面沉降
            • 5.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2、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体现了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6. 下列陆地自然资源中,体现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     ]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石油资源
              D.光热资源
            • 7. 读藏东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成都和昆明年雨量差不多,但是昆明冬雨较多,其原因主要是
              [     ]

              A、受来自大西洋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
              B、受云贵高原的影响,冬季多地形雨
              C、南下冷空气与北上暖湿气团相遇形成准静止锋,降雨较多
              D、多锋面气旋活动
              2、结合该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青藏高原由东南向西北植被变化情况是
              [     ]

              A、森林—草原—荒漠
              B、森林—荒漠—草原
              C、荒漠—草原—森林
              D、荒漠—森林—草原
            • 8. 下列自然景观中能够反映非地带性的是
              [     ]

              A、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B、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
              C、广东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
            • 9. 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布说明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读我国某地温度带分布示意图(图中Ⅰ—Ⅴ气温从高到低),回答1~3题。
               

              1、影响图中温度带Ⅱ-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季风环流
              2、图中海拔最高处大致在
              [     ]

              A、107.5°E,34°N
              B、107.5°E,34.5°N
              C、108.5°E,33.5°N
              D、106°E,33°N
              3、乙河流域与甲河流域相比,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少,水土流失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