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黄土地貌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2)阐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俄罗斯地图.

              材料二  下表是甲、乙、丙三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表.
              各季节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河北冬(12月-次年2月)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
              8363719
              6512221
              3373426
              (1)根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条河流春季径流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    
              (2)简要分析甲、乙两河所在平原沼泽广布的主要原因.
              (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指出三江平原沼泽率下降湿地萎缩,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 3. 位于中纬度地区的秦岭南坡降水丰沛,植被茂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单一性
              C.整体性
              D.均衡性
            • 4. 如图为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图中M河流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2)图示河谷地区盛产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河谷盛产该油料作物的气候条件.
              (3)图中N河水能源丰富,该地对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式发球水能的.并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N河流域这种开发利用方式对河口地区生物量的影响.
              (4)图示地区海岸每年都吸引了大量西欧的游客,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原因.
            • 5.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水、热交换,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而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典型.

              说明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并据此概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 6.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 7. (2010•安徽)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8. 如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
            • 9. 地理环境中各事物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物现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物现象带来影响,甚至使整个环境发生变化.据此并读图完成16-17题.
            • 10. 如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