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简述A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分)

              (2)说出M地区自然带类型,并简述其形成原因。(3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上图中盐沼的成因。(5分)

               

            • 2.

              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地理环境具有

              A.差异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单一性
            • 3.

              地理环境包括:

              A.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B.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
              C.大气环境和水文环境
              D.海洋环境和大气环境
            • 4.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读图回答问题。

              读图判断方框内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分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作用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 5.

              (26分)湖泊像镶嵌在锦绣河山之中的明珠,晶莹夺目。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24日太湖吴江水位站的水位由2.48米增至3.12米,而同时百渎水位站的水位由3.06米减至2.64米,两站同期相差0.55米。

              材料二

              湖岸线是湖泊水与岸边的边界线。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一般可达一二十级(例:芒错湖岸线有20级)。

              材料三                                     

              解池位于山西省中条山西北侧的运城盆地,是一个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的湖泊,面积27.3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盐湖(图13所示)。湖水盐的比重比普通海水的比重高出六倍,任何水生生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  

              (1)根据材料一,判断2013年3月24日太湖百渎和吴江水位站水位增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多级的自然原因。(4分)

              (3)很早以前,生息在解池滨湖地区的人民就开始利用湖水晒盐,总结出“解池盐产必资南风,南风不时,盐即失利”。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解释解池盐产与南风的关系。(10分)

              (4)以湖泊为例,说明优质水源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

               

            • 6.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及该区域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气候、植被三方面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根据气候资料,评价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3)列举该区域南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图a虚线框内)是我国目前最密集,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好的干流峡谷型蛇曲(图b).
              材料二:图b中碾畔村和清水关村都曾经是黄河岸边的码头,比较兴盛.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清水关村已经荒废,碾畔村由曾经的400多人到现在仅30多人,而伏义村人口不仅没有减少,而且有所增长.

              (1)黄土高原主要是     作用下形成的,目前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从水循环的角度,黄河属于水循环的     环节.
              (2)伏义村处于河流的     (凹或凸)岸,以流水     作用为主,可利用的耕地较    ,一直以来以发展     业为主.
              (3)简要分析清水关村和碾畔村兴盛和衰落的原因.
              (4)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 8. 半岛是指陆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同大陆相连的地貌部分,它一般是三面被水包围.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地形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2011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为31.30%,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于孟买、新德里和加尔各答等几个大城市,城市化问题突出.孟买人口约为1800万(2010年),大约43%的人口位在棚户区和贫民窟,贫民窟基础设施务件差,其居民靠着做小生意、收垃圾等维持生计.
              (1)从板块构造理论角度分析,阿拉伯半岛属于    板块,该板块的大致移动方向是向    
              (2)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但两者的主体气候类型截然不同.据图分析,此时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点表现为    ,印度半岛则表现为    的特点.
              (3)如图湄公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这里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是    
              (4)印度孟买城市化进程中贫民窟问题突出,请就该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5)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印度河中上游过度取水灌溉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 9. 读西藏自治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及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西藏自治区湖泊众多的原因.
              (3)说出西藏自治区两种重要能源的名称,并选择其一说明主要成因.
            • 10.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西部海域位于    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图③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    现象,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3)若此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4)图中D处的植被会对全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5)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