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 2.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12月16日,美国中西部遭遇暴风雪袭击,强风风速达每小时90公里,气温降至15年来新低,影响范围波及10个州,农业受灾面积达3.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此外造成大规模断电和交通堵塞,近5000万民众的生活受到影响。
              指出此次暴风雪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并提出防御措施。
            • 3.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自然灾害都是不可避免的
              B.人类活动都可以减轻自然灾害
              C.人类利用科技可以改变台风路径
              D.人类修建水库可以减少水旱灾害
            • 4. 读“我国东南丘陵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图示区域内发生了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2)试分析图示区域山泥倾泻的形成条件。

            • 5. 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 6. “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
              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图,图2为图1中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1)~(3)题。

              (1)下列四地中农作物生长最缺水的是(单选,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图中东部地区农田水分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最接近的是(单选,3分)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B.400mm年降水量线
              C.水稻种植最北界线          D.1月0℃等温线
              (3)分析甲城市所在区域出现农田水分亏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4分)
            • 7.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涝渍包含涝和渍两部分,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超过农作物耐淹能力而形成,而渍主要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水状态,农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形成渍灾。下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河流R河中游某段,该河段雨季水位常在 40 米左右。此时,该地河谷平原易发生涝渍灾害。

                

              (1)简析R河河谷平原雨季易发生涝渍灾害的原因。(6分)

              (2)提出治理该地涝渍灾害的措施。(4分)

            • 8. (10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图A),并结合图B,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中用圆圈标出乙河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其发生原因?(4分)
              (2)结合图B,简述该地区3—7月可能会遭遇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6分)
            • 9. 下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洪涝灾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图中A、B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A为的地理界线名称?    简述B成为地理分界线的主要理由?(6分)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C河段景观描述,请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3)图示D地区总体地势特征是什么?分析该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6分)

              (4)近年来,该地区针对洪涝灾害频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 10. (10分) 【环境保护】
              2013年的夏季,我国的天气可谓“水深火热”,南方许多省的城市气温高达40℃以上,而华北、东北的许多地区却是暴雨频繁,河水暴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下图是2013年8月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试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与我国2013年夏季“水深火热”内在关系。(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