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月23日电,近日,受强寒潮影响,渤海海冰冰情发展迅速,辽东湾浮冰范围62海里,渤海湾、莱州湾最大浮冰范围5-15海里,最大冰厚10厘米.
              材料二:冬季当冷空气到达海面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就会上升冷却凝结降雪.在气象上,这种降雪称为“冷流降雪”.烟台平均每年有29天的冷流降雪日,被称为“雪窝子”.
              材料三:甲图为环渤海地区地形等高线图,乙图为渤海等深线图.

              (1)烟台号称“雪窝子”,分析该现象形成原因.
              (2)分析渤海2016年1月末封冻严重的自然原因.
              (3)乙图中M处的黄河三角洲近年发育速度减缓,结合所学的知识简析原因.
            • 2. 据印尼国家减灾总局统计,2015年印尼自然灾害共1582起,其中拥有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经济处于支配地位的爪哇岛自然灾害发生率最高.如图示意瓜哇岛位置.

              分析爪哇岛自然灾害发生率最高的原因.
            • 3. (2013•开封四模)【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示区域“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春夏两季”和“滑坡、泥石流频发”.读图,分别解释其原因.
            • 4. (2013•东营一模)【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飓风“桑迪”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29日晚8时许在美国新泽西州海岸登陆,造成至少72人死亡.2013年2月8日,美国东北部遭特大暴风雪袭击,部分地区的积雪超过了90厘米,近5000架航班取消.
              (1)读“北美洲地形图”(图中粗线代表山地),从地形角度分析美国多暴风雪的原因.
              (2)简述大西洋生成的飓风穿过墨西哥湾时会得到加强的原因.
            • 5.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苹果春华秋实,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显著.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高产和糖分积累.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如图)

              (1)分析A地寒潮发生的年平均次数多于B地的主要原因.
              (2)简述C地苹果单产和质量优于A地的气候条件及其原因.
              (3)分析影响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
            • 6. 【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2011年9月1日~18日,陕西省出现60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截至21日上午10时,共有441.25万人受灾.
              材料二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报告,2011年8月27日~28日,昌吉、博尔塔拉、塔城3地区(自治州)5个县(市)遭受洪涝灾害,造成6300余人受灾,2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述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的主要差异.
              (2)简述洪涝灾害的危害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 7. 【地理--环境保护】
              近年来,市民常有这样的感觉:明明能看见太阳,却看不见远处的建筑物;明明是个晴天,阳光却无法穿过城市上空的“大灰罩子”,仿佛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纱,显得不那么真实.这就是气象预报中所说的“霾天气”.
              PM2.5这个专业名词也一再出现在各大城市.通俗的说,.PM2,.5其实就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元凶.
              (1)简析城市霾天气的成因?
              (2)城市防治霾天气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 8. (2012•河南一模)【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2年2月6日1l时49分,菲律宾中部内格罗斯岛发生的里氏6.9级地震,同时火山活动也频为活跃,已导致52人死亡.
              材料二菲律宾地形图(图)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这次地震产生的原因.
              (2)试说明火山爆发对人类的影响.
            • 9.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降雨量的50%到80%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
              材料二:
                  淮河干流全长1000Km,总落差约200米,平均比降小。黄河夺淮后,黄河把大量泥沙带到淮河流域,整个淮河水系遭到严重破坏,淮河失去了入海口。据统计,从16世纪到新中国成立的450年中,百年平均水灾94次,旱灾59次。
              材料三:
                  淮河流域的人口在新中国成立后持续增长,人们围湖垦田,使淮河流域湖泊与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度下降。

              (1)某地区洪涝灾害频发,你认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试结合材料探究淮河流域多洪
                  涝灾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所给材料为依据,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至少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风“菲特”于2013年10月7日(农历9月初三,恰逢天文大潮)在福建沿海登陆.从10月6日20时-9日10时,菲特给余姚带来过程雨量499.9毫米,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水灾.如图为奈孰位置示意图.分析余姚水灾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