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28 分)
              材料一:美国地理略图。

              材料二:美国纽约至旧金山铁路沿线部分城市资料表
              城市
              经纬度位置
              海拔高度(m)
              1 月气温(℃)
              7 月气温(℃)
              年降水量(mm)
              纽约
              41°N,74°W
              4
              -0.4
              24.2
              1056
              芝加哥
              42°N,88°W
              205
              -6.1
              23.0
              965
              奥马哈
              41.5°N,96°W
              399
              -6.4
              24.7
              767
              盐湖城
              41°N,112°W
              1287
              -2.2
              22.5
              380
              旧金山
              37.5°N,122°W
              2
              9.1
              17.8
              565
              (1)从纽约至盐湖城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                ,这说明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洋。(4 分)
              (2)旧金山、芝加哥、纽约三城市中,多寒潮灾害的是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多地震灾害的是           ,其原因是           。(8 分)
              (3)奥马哈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从下垫面因素分析 1 月纽约气温比奥马哈高的原因。(8 分)
              (4)图中水果蔬菜基地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畅销全美及世界各地,试分析该地区发展水果蔬菜生产的有利条件。(8 分)
            • 2.
              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7分)   
              “……大气中的C02浓度增加后,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气温上升,造成了大气环流紊乱、冰川和冰山融化、海于面上升等三个间接途径,对生物圈及农业生产产生各种影响。 ……”
              (1)大气中的C02浓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               (选择填空)
              A.大量使用煤和石油        B.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电冰箱
              C.森林大量被砍伐          D.大量草场被破坏,草场沙化
              (2)文中提到的“大气环流紊乱”,造成的后果是           (选择填空)
              A.季风范围扩大            B.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C.耕地面积扩大            D.全球森林面积增加
              (3)“大气环流紊乱”造成的后果,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有       (选择填空)
              A.温带耕地退化为草原             B.干旱地区更加干旱
              C.亚寒带地区可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D.使得酸雨面积扩大
              (4)除了C02 能造成“温室效应”外,还有        (气体)等也能引起“温室效应”。
            • 3.
              季风环流和行星风系,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观。读“北半球某时段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小题1:图中,高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低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据此判断,该图是北半球_______(填季节)的等压线分布情况。
              小题2:此时,印度半岛上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__,形成该风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该盛行风强盛时容易导致印度出现                灾害。
              小题3:图中编号①④地区都处于30°N附近,但两地气候有显著差异。①所在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④地区常年处于_______控制下,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图中②③所在地区相比,夏季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填编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右图为②③所在地区的年气温变化曲线,其中表示③地区气温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字母),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如果某年份,图中的高低气压差值变小,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
              A.江南梅雨期变短B.南涝北旱C.长江中下游提早进入伏旱D.北涝南旱
            • 4.
              深圳市南山区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1)~(2)。(16分)

              (1)比较④⑦两地气候的差异。(4分)
               
              ④地
              ⑦地
              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
               
               
              (2)读图填空:
              ②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                        地质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该地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地壳运动活跃。(4分)
              经过③海域北印度洋时,北印度洋的盛行风是                季风,季风洋流此时是        时针流动。(2分)
              ④地太阳辐射强,大气             运动旺盛,⑤是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常年受
                             带(气压带)控制。(2分)
              ⑥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从板块相对运动来看,该边界属于            
              (生长或消亡)边界,地中海的面积将不断            (增大或缩小)。(2分)
              ⑦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            ,渔场的形成原因是               。(2分)
            • 5.
              读南美洲地形图及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过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②

               

               

              (1)图中①河流域为陆地    (填自然带名称)的最大分布区。①河上游的植被破坏,将对下游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图中甲河段(仅考虑地球自转)    (填东、西)岸沉积明显。
              (2)图中②、③、④三地都位于沿海,但自然带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分异现象
              体现了                   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以    为基础。
              (3)图中Ⅲ时期隆起的安第斯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    (填挤压、张裂)形成的。该区域从Ⅰ至Ⅲ时期的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具有    性特征。
              (4)实地考察发现图15中Ⅲ时期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6.
              读材料和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1年11月29日到12月10日举行。自2009年以来,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倡议下每年都会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旨在凝聚政治共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材料二: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这种现象与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有关。
              (2)把图中预测海平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使之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每空1分)
               
              能源供应配合比例转为偏向低碳燃料和天然气,能源利用率提高
               
              能源供应和需求状况不变
               
              21世纪前半叶就开始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21世纪后半叶才开始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3)按图中①状况发展下去,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选三项)(   )。
              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  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
              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       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
              E.台湾海峡将变宽
            • 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描述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并指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却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 8. 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阿拉斯加是美国的第49个州,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森林、渔业、黄金、石油等资源丰富。
              材料二:美国阿拉斯加州简图。
               

               
              (1)阿拉斯加州南部沿海地区与该州其他地区相比,气候相对温暖,试分析主要的自然原因。(3分)
              (2)阿拉斯加州是美国重要的石油产区,该地区石油生产和运输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4分)
              (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阿拉斯加冬季的气温已平均上升了约6℃,当地的陆地永久冻土和沿岸海冰将大量融化,这将给阿拉斯加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主要的影响?(3分)
            • 9. 读“某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按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写出图中对应字母所代表气候类型的名称: A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全年受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
              (2)N处和C处纬度相近,但气候气候类型不同,是两地的________不同;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
              (3)自然景观由A-E-F-N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__地带性规律,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4)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    的变化(填字母选项)
              A.B-C-D的变化            B.D-I的变化,
              它产生的原因是水热条件随____________而变化。
              (5)D处冬季风向为_____风,在其影响下该地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
            • 10.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近5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与中国气温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是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能代表近现代气候气温变化特点的是      
              (3)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包括 (     )  (2分)
              A、降水量的影响   B、纬度影响    C、山坡朝向的影响     D、气温的影响
              (4)l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       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请从人为原因角度举例。(2分)
              (5)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