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10为某地区城市发展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10

              (1)1950年-2010年,该地区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分区日益完善,这种变化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__过程。 

              (2)从自然条件看,该地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哪些有利条件? 

              (3)结合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区电子工业布局的优势区位条件。 

            • 2. 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0分)

              (1)简要说明太行山以西的交通线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城市的分布及规模有何差别,并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某大型城市推广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主要是因为(    )
              A.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B.太阳能昼夜发电稳定
              C.太阳能清洁、无污染
              D.可缓解能源需求压力
            •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在河海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井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实验表明,当海水含盐度高达3.5%时,其与河水之间的“盐差能”相当于240m水位差的能量密度,渗透压力可以将海水水面提高240m左右,利用水位差可以直接由水轮发电机提取能量。图乙为“盐差能”开发的试验方案之—水压塔渗压系统。

              材料二  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见图甲,其中A为人工淡水湖艾瑟尔湖,B为盐浓度高得多的瓦登海)中段的首家“盐差能”试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半透膜是盐差能发电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实际试验中发现,发电效率远比理论值低,需要半透膜的渗透流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个数量级,盐差能的利用才有可能实现商业化。

              (1)与海洋石油资源相比,“盐差能”有何优势?

              (2)试分析荷兰首座。盐差能”电厂有利的区位条件。

              (3)根据“水压塔渗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海水泵的主要作用。

              (4)分析影响半透膜渗透流量的因素。

            • 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实验表明,当海水含盐度为3.5%时,其与河水之间的“盐差能”相当于240m水头差的能量密度。“水压塔渗压系统”(乙图所示)为“盐差能”开发的试验方案之一。

                  材料二  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见甲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试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半透膜是盐差能发电的核心部件之一,目前该电厂每平方米半透膜的发电功率为1.3瓦,而盐差能发电要实现经济盈利,半透膜的发电功率应达到每平方米2—3瓦,半透膜安装总面积应达到数百万平方米。


              (1)荷兰“盐差能”蕴藏量丰富,请分析原因。 

              (2)与风力发电相比,“盐差能”发电有何优势? 

              (3)分析荷兰尝试开发“盐差能”的原因。 

              (4)在实际试验中发现,“水压塔渗压系统”发电效率远比理论值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6.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合称,目前稀土已成为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原料。截止2012年初,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国际市场上超过90%的稀土供应。近年来,私采滥挖稀土现象严重,出l2的主要是初级矿产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各个环节均实施了管理措施,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也希望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积极开发本国资源,拓展国际市场供应渠道。

              (1)说出世界与中国稀土分布的特点。(8分)
              (2)说明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理的原因。(8分)
              (3)有人说:中国贵重的稀土卖的是萝卜的价格,应限制出口。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8分)
            • 7. 读1985一2009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及“南、北方耕地面积百分比”坐标图,回答1一2题.
                     

              1.图中甲、乙、丙三条线匹配正确的是
              [     ]

              A.甲一全国、乙一南方、丙一北方
               B.甲一北方、乙一南方、丙一全国
              C.甲一北方、乙一全国、丙一南方
              D.甲一全国、乙一北方、丙一南方.
              2.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耕地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

               A.中国耕地的几何中心逐渐南移     
              B.灾毁耕地南北方相差不大     
              C.因生态退耕而减少的耕地北方比南方多
              D.因建设用地及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的耕地南方比北方多
            • 8.

              (25分)耕地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基地,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图1为世界耕地资源分布及各洲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比较示意图,图2为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2007年)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世界各洲中,_________洲的耕地比重(耕地面积/洲总面积)最大。耕地比重大的自然原因是什么?(4分)

              (2)比较亚洲与大洋洲耕地面积在数量上的差异和1990~2001年耕地面积变化的差异。(9分)

              (3)根据图2分析,我国耕地的特点是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12分)

               

            • 9.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城镇产业分布图。

              材料二:上图所示城镇距成都市中心城区约25千米,属于浅丘地形,锦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镇域面积约48.95平方千米。2010年末,全镇总人口约331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3042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约6231人,外出打工人数约7500人。2010年,全镇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总产值依次约为18582万元、39000万元和9957万元。
              (1)该城镇的地形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城镇人口城市化率约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说明该城镇产业结构特点和产业分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该城镇农业发展条件,谈谈该城镇为实施现代农业可以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伴随该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生产、生活用电日益增加,有人建议在该城镇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既能解决能源需求,又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依据所学地理知识,谈谈你对此建议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保障问题显得日益重要。阅读我国和世界某种“绿色”能源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该“绿色”能源2007年产消差统计图
              材料二:我国该“绿色”能源的主要进口路径图

              (1)该“绿色”能源是__________。2007年,我国该能源的主要产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等省区。
              (2)我国从中亚地区输入该能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3)2010年11月20日,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沿图中航线(实线)历时半个月运输该能源前往B地,航行
                  过程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途经沿岸陆地自然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是_________。
              (4)能源输出地C所在国家处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地壳运动活跃,近年来频发_______等自然灾害。
              (5)该能源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使用,试分析其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