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统计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9.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费。其初衷是 (  )A.鼓励生育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C.以税养老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 2.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1-2题

              1.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哪个阶段
              A.(1)→(2)  
              B.(2)→(3)
              C.(3)→(4)  
              D.(4)→(5)2.人口老龄化现象最明显的阶段是A.(1)    B.(2)     C.(4)     D.(5)
            • 3. 下列与人类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正确顺序是
              A.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B.传统型、原始型、现代型
              C.原始型、现代型、传统型    
              D.传统型、现代型、原始型
            • 4. 读图13、图14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图13

              图14
               
              表2: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
               
              15岁以下
              15岁到64岁
              65岁以上
              A国
              50
               
              5
              B国
              17
              65
              18
              (1)图13中,A、B、C三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国,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导致我国目前人口仍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_____。
              (2)与图13中,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______(选择填空)。
              A. 大洋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3)由图13和表2可知,A国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等。
              (4)图14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选择填空)。
              A. 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B. 减小城市环境压力
              C. 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D. 减小城市就业压力
              E. 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 5. 读表1,回答1、2题。
              表1  1978~2006年北京市人口变化抽样表
              年份
              1978
              1996
              2006
              出生率(%)
              1.3
              0.8
              0.6
              死亡率(%)
              0.6
              0.5
              0.5
              总人口(万人)
              871.5
              1259.0
              1581.0
              城镇人口(万人)
              479.0
              852.0
              1333.0
              1. 北京市2006年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 该表数据反映出北京市A.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 城市化水平较低C.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 经济结构的变化
            • 6. 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          
              B.战争没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D.农业的发展
            • 7. 读“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9分)
              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
              年 份
              出生率(‰)
              死亡率(‰)
              年 份
              出生率(‰)
              死亡率(‰)
              1949
              36.0
              20.0
              1985
              21.0
              6.8
              1957
              34.0
              10.8
              1995
              17.1
              6.6
              1965
              37.9
              9.5
              2000
              14.0
              6.5
              1975
              23.0
              7.3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绘出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折线图。

               
              (2)1949年—1957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                            。
              (3)1975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特点是                                    。
              (4)1965年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                        
                                                                                         。
              (5)我国目前属于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                          。
            • 8. 读“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4.下列既属于B类国家,人口再生产又进入“现代型”阶段的是A.尼日利亚    B.德国    C.古巴    D.印度15.近年来,A类国家中部分国家的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原因可能是A.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B.人口老龄化C.环境恶化           D.战乱频繁
            • 9. 关于“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出现于产业革命时期
              B.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人口的负增长
              C.“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往往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是其区别于其他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 10. 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