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2-1-9为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欧洲人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随地理大发现由旧大陆迁移到      ,即从欧洲迁往
                    洲、      洲等未开发的地区;俄罗斯则大举     ,向北亚扩张。
              (2)非洲人在16世纪初,被暴力贩运到      ,他们主要分布在美国     部、西印度群岛和巴西东北部等地区。
              (3)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曾被大批招募为劳工而到      、      、     洲各地,为当地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 2. 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中国跨省际迁移人口的地区构成表(2000年)
              流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材料二: 我国农村人口产业转移的流向(2000年)

              (1)材料一显示我国人口跨省际迁移的主要流向是        、              ,
              其原因是                           、                              。
              (2) 据材料二 分析我国农村人口主要向第  产业和第   产业转移。
              (3)农村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是         、       、              。
            • 3.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      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分)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2分)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6分)
               
            • 4.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材料和下图,完成相关问题。(13分)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我国四大地区之间流动示意图(单位:万人)(2000年)

              图2 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相互关系模式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3)图2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1:截止2011年10月底经过综合治理,新疆塔里木河已实现连续17个月不断流,一度断流的下游地区草木复苏,生态趋于好转。
              材料2:南疆人口分布图。

              (1)据图分析南疆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4分)
              (2)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迁入,分析原因。(4分)
              (3)有人认为新疆地广人稀,应大量迁入人口,这样认为合理吗?试判断并说明理由。(4分)
            • 6. 近十年来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发生了较大变化,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材料二: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
               
               
              37.根据“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分析近十年来我国各省市人口变化情况。(4分)
              38.根据图中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变动情况,分析影响我国人口各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5分)
              39.根据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分析迁入该市人口的特征,并阐述迁入人口对该市社会经济的影响。(6分)
            • 7. 读“1985年7月至2011年6月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结构表”,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原因分类
              占迁移人口的比重(%)
              性别比
              经济
              工作调动
              11.5
              268.4
              分配录用
              5.9
              243.5
              务工经商
              24.3
              223.8
              学习培训
              12.9
              149.7
              退休离职
              1.6
              603.9
              家庭
              原因
              投亲靠友
              9.9
              75.9
              随迁家属
              10.4
              67.4
              婚姻迁入
              14.2
              9.7
              其他原因
              9.3
              215.0
              合计
              100
              123.1
              (注:性别比是指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如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数多于女性;若小于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
              (1)表中所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占迁移人口的比重是________。其中又以____________人员比例最高,该时期的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__                  _                                。(4分)
              (2)表中人口迁移的其他原因还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2分)
              (3)在所有经济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中,就性别而言,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性人口数;在家庭人口迁移中,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性人口数。(4分)
            • 8.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      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分)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2分)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6分)
               
            • 9. 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和“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国家政策、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图中人口迁出较多的省是__________(填字母),这一时期我
                  国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后,图中民工输出最多的省是_______,民工输入最多的省是_______。(填字母)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这一时期民工流动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