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东平县校级模拟)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据此完成7~8题.
            • 2. 在下列这些因素中与人口环境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
              A.资源
              B.科技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 3. 关于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容量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 4.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 5. 提高环境承载力的直接方法有(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大量迁入人口
              C.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D.进行人工降雨
            • 6.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6亿.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发表了《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认为,我国人口承载力最高应控制在16亿.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正确的叙述是(  )
              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B.我国目前人口数量已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
              C.我国目前人口只有12.96亿,人口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
              D.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应在 13 亿左右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乙两区域图

              材料二: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开发上图乙区域北部河流流域,所在国家政府历时20 多年修建了全长达5500千米的横贯公路干线,并延伸出达近20000 千米的公路支线,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由迁移农业(焚林开垦)向大规模商品性农牧业、商业转化,刺激了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国际社会许多专家对此持指责观点,并预测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产生世界性环境、生态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城镇分布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影响因素.
              (2)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是    .甲区域和乙区域(北部)人口密度很低的自然原因分别是    
            • 8. (2013秋•宁波期末)阅读表1、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表1:2009年阿根廷和日本   两国的资料统计表
              阿根廷日本
              总人口(万人)378012100
              人口出生率(‰)189
              人口死亡率(‰)89
              人均GDP(美元)365038210
              城市人口比重(%)92.266.6
              (1)据表可知,日本的人口增长为    模式;仅从地形角度考虑,阿根廷东部地区的人口容量比西部地区    (大或小).
              (2)据表计算,每年出生人口较多的国家是    ,日本的人口死亡率比阿根廷高的主要原因是    
              (3)    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是阿根廷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日本,这种表现称为    
              (4)纵贯阿根廷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是由于    板块与    板块碰撞造成的.
              (5)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成因是    
              (6)当阿根廷为2014年1月1日1点时(阿根廷采用西三区区时),北京时间是    
            • 9. (2012•朝阳区一模)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人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迁移,都会引起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一系列变化.
              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
              (1)读图,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美国陆地面积约937万km2,人口超过3亿,人口密度约33人/km2,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美国大约有1/4的土地用于农业及城市、道路等建设用地.美国人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15%的肉类和28%的纸张,人均产生的垃圾和排放的二氧化碳分别是世界平均的2倍和5倍.
              (2)美国人口超过3亿是否会对全球的资源与环境带来压力?综合考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谈谈你的看法.
            • 1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3)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出影响本区域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4)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