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东部地区环境承载力较西部地区大.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科技水平较高
              B.东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更高
              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东部地区耕地资源、水资源更丰富
            • 2. 下列对环境承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生存环境是有限的,地球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空间、资源、环境条件对于所容纳的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生物种群的数量、规模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定性,因此,环境承载力是固定不变的
              B.决定环境承载力的根本因素是土地
              C.地球的环境承载力具有精确的数值
              D.环境承载力是根据一定自然条件、从一定角度来估计的一定时期内资源和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 3.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地区开放程度
              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C.资源状况
              D.科技发展水平
            • 4. (2014春•淄博期末)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 5. 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改进
              B.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C.开垦草原和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
            • 6. 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消费水平
              B.资源数量
              C.科技水平
              D.生产能力
            • 7. 地的人口合理容量与该地资源数量及消费水平成正相关.    .(判断对错)
            • 8. 区域的资源承载力与区域的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判断对错)
            • 9. 到2012年底赣州城镇化率为39.34%,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增至5个.2013年5月下旬,《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向社会公示.预计到2030年,赣州都市区将成为我国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城乡一体化的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
              读《赣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9中国新“圈子”运动刺激经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规划》在中心城市空间区建设中,将构筑“一核、五心、三轴”的都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三轴”指的是国家级产业拓展轴、都市服务拓展轴、新兴功能拓展轴.指出“拓展轴”依托的主要区位因素并说明原因.
              (2)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产业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点轴模式是从增长极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规划》区域开发将实现由“极”到“轴”,再由“轴”到“面”的时序发展.
              《规划》将优先发展中心城市,说明其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3)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导方针.《规划》将积极融入“海西城市经济圈”.简析其主要区位依据.
            • 10. 结合表信息进行两国比较,可知(  )
              表(2008年数据)
              人口
              (万人)
              面积
              (万平方千米)
              可开采石油储量
              (亿吨)
              年可再生水资源量
              (立方千米)
              人均GDP
              (美元)
              菲律宾 9270 29.97 0.19 457 1746
              俄罗斯 14100 1710 361.9 4498 12000
              A.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
              B.俄罗斯达到了人口合理容量
              C.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
              D.菲律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