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地,地租最高的    (填字母);理由是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城市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缓解该城市的交通压力?
            • 2. 半岛是指陆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同大陆相连的地貌部分,它一般是三面被水包围.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地形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2011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为31.30%,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于孟买、新德里和加尔各答等几个大城市,城市化问题突出.孟买人口约为1800万(2010年),大约43%的人口位在棚户区和贫民窟,贫民窟基础设施务件差,其居民靠着做小生意、收垃圾等维持生计.
              (1)从板块构造理论角度分析,阿拉伯半岛属于    板块,该板块的大致移动方向是向    
              (2)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但两者的主体气候类型截然不同.据图分析,此时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点表现为    ,印度半岛则表现为    的特点.
              (3)如图湄公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这里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是    
              (4)印度孟买城市化进程中贫民窟问题突出,请就该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5)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印度河中上游过度取水灌溉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 3. (2012•安徽)根据材料和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        ,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 4. 如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
              (2)现拟在ABCD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化学工业布局在E处的合理性体现在:        等.
              (3)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主要动力是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比重不断上升.
              (4)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等.
            • 5.

              材料一:中国的古村落,孕育了文化,承载了乡愁,但这些承载厚重历史的村落却在悄悄消失中。2000年全国有360万个古村落,2010年是270万个,10年就消失了90万个,现在的自然村只有200万个左右。

              材料二: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经济迅速腾飞,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同时期台湾学者龙应台说“台湾,是生我育我的母亲;肮脏、丑陋、道德败坏的台湾是我生了梅毒的母亲”。

              材料三:读图,“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示意图”,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探索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1)阅读材料一,分析古村落消失是因为人口迁移方向是从              ,这过程称为      ,这个过程对迁出地的不利影响      

              (2)阅读资料二,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处于上述过程的      阶段,增长速度    ,该阶段 “台湾母亲生病”在城市中的具体表现有   

              (3)阅读材料三,说说“城市绿心”的生态服务功能是                                    

            •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2000~2005年苏州和淮安两市粮食产量变化状况示意图”。

                                  图1

              材料二:图2为“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和2000年~2010年人口迁入地区差异示意图”。

                           图2

              (1)与淮安相比,苏州2000~2005年粮食产量变化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苏北相比,苏南人口迁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苏南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苏南与苏北应相互协作,共同发展。苏南向苏北提供______________, 苏北向苏南提供______________

            • 7.

              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到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

               

              t1

               

              t2

               

              t3

               

              t4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变化的特征是: ①                            ;②                            ;③                           

              (2)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3)此过程被称为                   

              (4)此过程可能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                                

            • 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                          来表示,从图示可看出,          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2)在1800—1992年间的六个时间段中,英国和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时段分别在                             

              (3)目前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               ,出现了                现象。

              (4)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发达国家         ,但城市化水平较          

              (5)过快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有大气污染、           污染、                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 9.

              读亚洲部分区域图,阴影部分表示“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地区”,回答问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