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我国A市两幅图,回答6~7题。

              6.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人口的迁入,不会对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
              D.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7.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①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 3. 下表示意2010年某省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情况。据此完成9~10题。
              地区
              老年人口比例
              城市(%)
              镇(%)
              乡(%)
              60岁及以上
              12.34
              14.83
              19.36
              65岁及以上
              8.21
              10.16
              13.39
              80岁及以上
              1.54
              1.94
              2.64
              9.导致该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平均寿命城市比乡镇短                               
              B.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乡镇
              C.乡镇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D.人口出生率乡镇低于城市10.该省人口老龄化状况可能引起当地乡村地区 (      )①土地闲置    ②就业困难    ③养老负担加重    ④农业技术推广困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4.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完成5--6题。
               
              迁移率
              1995~2000年
              2000~2005年
              新疆
              迁出率
              1.4%
              1.3%
              迁入率
              6.9%
              4.2%
              浙江
              迁出率
              2.1%
              2.5%
              迁入率
              6.1%
              16.2%
               
              5.影响1995~2005年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资源开发  工业化                   
              B.婚姻家庭  文化教育
              C.生态改善  工业化                   
              D.资源开发  文化教育6.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    )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                    B.加快人口老龄化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                    D.加快城市化进程
            • 5. 读入疆采棉工来源地比重及相关资料和2008-2010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及入疆采棉工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四省中甘肃入疆采棉工数量最少的原因是
              A.距离较远,交通不便          
              B.人口稀少,采棉工较少      
              C.甘肃棉花种植少,采棉花技术差 
              D.地方保护主义,政策限制12.右图中采棉工数量的变化会 A.导致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减少  B.造成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C.促使采棉工采摘时间提前    D.促进机械化采摘技术推广
            • 6. 电视剧《闯关东》将其创作定位为: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故事。“闯关东”这种民族行为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闯”意味着“犯禁”,代表着“冒险”,寓含着“开拓创新”。据此回答。(18分)
              (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跨距看,“走西口” 属于________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________人口迁移。
              (2)促使山东人、河北人等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990年以后,出现了大量东北地区的人口迁往山东的“雁南飞”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 7.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西安、郑州等区域中心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这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这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C.这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 8.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文化因素                
              D.经济因素
            • 9. 区位基尼系数越大,产业集聚程度越高。读“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完成25~27题。

              25.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食品加工业   
              B.电子制造业  
              C.服装制造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26.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的区位因素最主要是:A.技术因素    B.自然资源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市场因素27.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人口迁移    D.西气东输
            • 10.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8分)
              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广东缺100万民工”,“珠三角惊呼民工短缺”。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和4个市的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关领导都认为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并存,“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同在;而且表示,广东省的确缺少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但是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
              由于劳动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许多民工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纷纷打道回家。
              “回流”,不是自动离弃造成的荒缺,而是被动淘汰后的黯然退出。只是在他们退出之后,高素质的、能满足现实需求的民工尚未及时补上。
              由此笔者想到社会学家孙立平的“断裂社会”理论。他认为中国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断裂的社会,断裂的各层处于不同的发展时代,新创造出的工作位置并不会给失业或下岗者提供多少就业的机会。就拿这次“民工荒”来说,在民工和高素质劳动者之间,又形成了断裂,这是一种“知识断裂”。“断裂”的社会,使经济状况悬殊的各阶层无法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因此导致“知识断裂”。而“知识断裂”的结果之一,就是民工“回流”,就是“民工荒”惊呼。“民工荒”是假的,“知识断裂”的残酷现实却是真真切切的。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条)(3分)
              (2)造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民工的盲目流动给城市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造成民工“回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改变由“知识断裂”而导致的“民工荒”?(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