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 2011年8月3日下午18时许,乌鲁木齐遭遇沙尘暴袭击,黄褐色的沙尘迅速笼罩了乌鲁木齐市区,城区部分路段瞬间能见度仅百米。

              材料二 回顾过去,我国人口多,对农产品需求量大,为了提高农业产出,一方面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一方面对现有土地过分利用,造成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荒漠化及受荒漠化威胁的土地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千米。各种农作物对肥料的平均利用率为:氮40%~50%、磷10%~20%、钾30%~40%。这种大量和过分使用化肥的状况不仅对土壤造成污染,也使土壤板结。

              (1)由材料一可知,近年来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在我国频繁发生,这种现象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是:

              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②_____________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③_____________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8%,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除大量使用化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材料中“对现有土地过分利用”主要是指(多选)(  )

              A.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不合理灌溉

              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垦耕

              C.草原实际载畜量大大超过理论载畜量

              D.乱伐森林,给土地“剃光头”

               

            • 2.

              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千米的省有(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写简称)____________。

              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6.3%,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历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一书,报道了梅托斯等人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研究者以1900年到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以及工业污染的变化数值为依据,提出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人口不受限制增长必将导致人均粮食________________。

              (2)人口膨胀,必然会使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发生____________。

              (3)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__________,从而使人口死亡率____________。

              (4)从模型曲线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福利,应当___________。

               

            • 4.

              (8分)图a是华北地形结构图,图b—图f依次表示华北地区不同年份的人口密度图。分析图a—图f,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北地区的人口密度有何变化特点?(1分)

              (2)结合材料分析,在华北地区,影响人口密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人口密度变化有何空间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7分)

               

            • 5.

              看下图回答:

              (1)AB一线为          (人口分界线)(4分), 它反映了我国人口          。(4分)

              (2)据图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稀少。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是                         等边疆地区。(6分)

              (4)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4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4分)

               

            • 6.

              下图为1971~2001年非洲各国受灾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各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位于        高原。(2分)

              (2)非洲受灾人口主要集中在        沙漠以南地区,大部分处于           气候区,该气候区的降水变率       。(3分)

              (3)指出非洲自然灾害频发会出现的问题及主要解决办法。(5分)

               

            • 7.

              (14分)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1)请比较A、B两个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 6分)

              (2)说明CD两地降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5分)

              (3)简要分析图B所在国人口主要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3分)

               

            • 8.

              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




              (1)简要描述加拿大人口分布的特点。



              材料二:“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左图)”及“太行山沿线古城分布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太行山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燕下都、灵寿故城、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的大走廊。

              (2)  分析太行山东麓“盛产”古都的自然原因。

            • 9.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北部以墨累河、西部以经线和其他州分界,植被覆盖率高达30%,素有“花园之州”的美称,面积约占全国3%,而人口却占全国1/4以上,首府为墨尔本。

              材料二 澳大利亚及维多利亚州的位置和相关信息图。


              (1)简述维多利亚州成为澳大利亚人口密度最高州的原因,并说明近年来该州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2)维多利亚州是澳大利亚传统经济大州,是该国工业化程度最高、农牧业生产最为发达的一个州。试分析其工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简析维多利亚州境内的墨累河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

            • 10.

              阅读下面的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上海市连续10年来人口呈负增长,2004年调整了部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妇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了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材料二:四川是我国大省,但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平武至盐源为界(如下图甲),东西人口差异悬殊。近年来,在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图乙中的a、b、c、d代表四种不同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状况,其中表示上海的是       ,表示四川省的是         

              (2)试比较川西、川东的人口分布情况,并简述原因。

              (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上海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口         现象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