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E→F反映了______________现象。

              (3)甲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其乙图中的____________曲线相对应,该曲线代表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_____________国家。

              (4)乙图中a曲线N阶段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列举3点) 

                                                         

                                                         

                                                         

            • 2.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②图中:ABCDEF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的重要标志有哪些?其变化过程与①图中的      曲线相对应。

              (2)②图中E→F反映了     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②图中的    阶段相当。请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

              (4)③图中,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3.

              阅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和图2分别表示我国东北三省1982~年和2005年城市分布。




              材料二:截止到2005年,东北地区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52.1%上升到2005年的5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15个百分点。

              (1)归纳1982~2005年,我国东北三省城市化的标志。




              (2)说明东北三省城市等级大小与城市数量、城市分布距离和服务种类之间的关系。





              (3)说出近年来,东北三省城市化进程推进过快对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

            • 4.

              材料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37年后,“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层面进行专门研究部署,预示着我国城市工作将迎来重大变化。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材料二: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地区差异示意图

              (1)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                      ,我省城市化水平地区分布特征是                                                        

              (2)与苏北地区相比,目前苏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等。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                   

              ②对气候:                      

              (4)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一般措施有                             等。

            • 5.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近几年来城市化率变化图。

              材料二 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区人均GDP数量及排名(除港澳台外)。

              (1)材料中城市化率是指                                               ,它是衡量                                                     的标志。

              (2)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               趋势,其根本原因是                             

              (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大都分布在                 ,并分析其原因。

               (4)有关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基础水平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迁人率高

              (5)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GDP居第14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 6.

              下面上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下图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归纳出1950~2007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

              (2)根据上图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3)根据下图描述2007年与1983年相比,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悉,201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7.35%,按照每年0.9个百分点的增速,202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

              材料二 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含预测)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                 扩展。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过程的具体表现以及推动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动力。

              (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这对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 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我国199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材料三: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表现。


              (2)  据材料三,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3)结合水循环相关知识,从下渗、地表径流等角度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9.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从第一个图到第三个图的变化中反应出的该过程的标志是        

              (2)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的问题:                                

              (3)为缓解上述问题,可采取             措施解决等。

            • 10.

              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并回答问题。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减轻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