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般来说,表示城市规模的指标是

              A.人口比重
              B.人口数量
              C.城市地域
              D.城市经济
            • 2.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地域规模
              D.城市经济增长速度
            • 3.

              读图8:“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差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代表发达国家的曲线是     曲线,你的判断的依据是:该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        ,目前出现了明显的           现象。在亚洲国家中属于该类国家的是           。(4分)

              (2)图中另一条曲线代表的是         国家,该类国家城市化起步     于甲曲线所代表的国家。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也远         于甲类国家。(3分)

              (3)影响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1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多表现出不合理的现象,试说明“虚假城市化”是如何形成的?(2分)

                                                                                  

                                                                                  

               

            • 4.

              城市建成后,由于地面“硬化”,一次降水发生后,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渗水量减少
              B.地下径流流量增大
              C.地面径流流量减少
              D.城市地下水水位上升
            • 5.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商业区大量外迁
              B.城市和郊区间交通拥堵
              C.城市中心区污染重、地价高
              D.城市人口大量外迁
            • 6.

              以下现象不属于城市化进程标志的是(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劳动力由第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逐渐转移
              D.城市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
            • 7.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我国沿海某个城镇地域的变化过程。

              材料二: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 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如汽车等)、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②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到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1)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镇地域在数量上的变化是___    _________,

                 在面积上的变化是____    ____;(2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           影响该城镇空间变化的主要地理因素。(1分)

              (3)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_______,

                 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分)

              (4)图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

                 ___________盛行风向的郊外。(1分)

              (5)如何解决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献计献策(只写你认为最重要的两条)。(4分)

                                                                                           

               

            • 8.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左图)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右图),回答18~20题。

              1.左上图中所示地区(  )

              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2.关于左上图中甲城市地租水平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   B.b<c  C.b<d   D.c>d3.右上图反映的最有可能是甲城市(  )A.a以内的区域        B.ab间的区域       C.bc间的区域         D.c以外的区域
            • 9.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交通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因素。甲乙两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与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甲市地面公交运力不足,而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其所承担的客运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车车辆迅猛增加,挤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间。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运送的主力军,加上地铁的快速发展,它们所承担的客运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存在走向重复的现象。

              附:2010年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引发的污染统计数据图

              (注:“CO对大气污染分担率”、“NOx对大气污染分担率”是指机动车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

              材料三 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

              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②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④市政府畅通工程听证会现场,如下图:

              (1)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镇地域在数量上的变化是________,在面积上的变化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城镇空间结构A→C阶段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_______,劳动力向____________产业转移,____________不断扩大。

              (4)图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______(上风或下风)方向的郊外。

              (5)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其中正确的是(   )

              (6)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①在城市交通中公交、地铁、小轿车等各种市内交通方式中,受天气影响较小的方式是          ;运量小、占据道路面积大的方式是                       

              ②在统计图中,明显反映两市交通拥堵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③造成甲乙两市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多项选择)

              A.乙市的机动车总量大于甲市      B.乙市排放污染气体的工厂数量减少

              C.甲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乙市      D.甲市位于北方地区,冬季实行取暖

              (7)根据材料三,点评自行车族和有车族的观点,并就如何解决该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举行。这一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材料二 上海市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之一,城市化率超过88%。目前,上海市的城市发展在不断向郊区扩张。下图为上海市新区规划图。

              (1)在上海的城市化过程中明显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分析其原因。

              (2)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结合上海市的实际,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