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4分)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

              (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农业生产。

               

            • 2.

              (16分)上海市无论从市区人口数,还是从城市国民生产总值来说,一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它的发展有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海陆位置、铁路枢纽、长江出海口等)、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发达的农业、适宜的气候等等。上海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自1952~1990年增长了23.5倍,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上海市的人口规模也在扩大,1992年的人口比1949年人口增加了350多万,比1980年增加了182万。由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了上海市的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区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此外还兴建了大批的卫星城市。就是这样,上海市还面临着急需解决的城市问题,因此,它决定建立浦东新区、改造老区来解决严重的城市问题。

              根据材料,结合上海市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市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什么?(详细说明)。

              (2)导致上海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因素。

              (3)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严重的城市问题,试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 3.

              燕郊虽不是北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卫星城,但它客观上起到卫星城的作用,甚至比北京现在的某些卫星城更具发展优势和潜力。读图,回答问题。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燕郊开发区的作用可能是

              A.限制大城市郊区化的进程
              B.增加北京市区人口密度
              C.吸引市区相关产业向卫星城转移
              D.扩展京津市区的功能
            • 4.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1)读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4分)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4分)

               

            • 5.

              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下题。

              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

              A.甲
              B.乙
              C.丙
              D.丁
            • 6.

              该图为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答问题。

              1.关于这两类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
              D.乙城市所在国家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移动2.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 7.

              城市中以往多采用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料铺设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有   (   )

              ①阻断了大气降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

              ②冬季雨雪天气极易使地面结冰,引起交通和出行困难

              ③影响了城市植被的生长

              ④降低了城市地面和空气的干燥程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8.

              读图表,回答问题:(10分)

              年   份

              1960年

              1980年

              2000年

              世界人口(亿)

              30

              45

              60

              发达国家

              总人口(亿)

              10

              12

              15

              城市人口(亿)

              5

              8

              11

              城市人口百分比(%)

              50

              67

              72

              发展中国家

              总人口(亿)

              20

              33

              45

              城市人口(亿)

              3

              6

              20

              城市人口百分比(%)

              15

              20

              44

              (1)比较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8分)

              相同点:                                                        (2分)

              不同点:发达国家                                                  ;(3分)

              发展中国家:                                                   。(3分)

              (2)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2分)

               

            • 9.

              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主要原因是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4分)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      ,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3分)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

               

            • 10.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10分)

                

              (1)甲图中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直接表现                  。(4分)

              (2)乙图中的①②两线中,最有可能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                                等。(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