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1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0 1.5
              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68 90
              GDP占全国比重(%) 18 20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T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填写序号)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如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 3. (2013•武清区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和图2分别表示我国东北三省1982年和2010年城市分布.
              材料二:城市有大小之分、等级之别,通常这种等级是以城市人口规模划分的.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都是不同的.
              (1)1982-2010年我国东北三省城市化表现出的特点是什么?
              (2)概括图示地区城市等级大小与城市数量、城市分布和服务种类之间的关系.
              (3)简要评价保护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意义.
              (4)简述我国东北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主要措施.
            • 4. 到2012年底赣州城镇化率为39.34%,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增至5个.2013年5月下旬,《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向社会公示.预计到2030年,赣州都市区将成为我国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城乡一体化的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
              读《赣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9中国新“圈子”运动刺激经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规划》在中心城市空间区建设中,将构筑“一核、五心、三轴”的都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三轴”指的是国家级产业拓展轴、都市服务拓展轴、新兴功能拓展轴.指出“拓展轴”依托的主要区位因素并说明原因.
              (2)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产业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点轴模式是从增长极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规划》区域开发将实现由“极”到“轴”,再由“轴”到“面”的时序发展.
              《规划》将优先发展中心城市,说明其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3)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导方针.《规划》将积极融入“海西城市经济圈”.简析其主要区位依据.
            • 5.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地,地租最高的    (填字母);理由是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城市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缓解该城市的交通压力?
            • 6. (2013秋•八道江区校级期末)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已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面开放的格局. 根据材料完成: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甲地所在省份2008年部分资料统计表
              能源消费构成比重(%) 三大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比重(%)
              原煤 47.8 第一产业 17.8 轻工业 8.4
              原油 23.9 第二产业 46.8 重工业 91.6
              天然气 24.1 第三产业 35.4
              水、风电 4.2
              (1)据图概括甲、乙两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2)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据表中信息分析说明甲地所在省份要达到上述目标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 7. 图甲是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图乙是该城市2008年不同地点人口变动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比较合理,则该市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A.西南偏西          B.西北偏北         C.东北偏东         D.偏北
              (2)由此可知,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个城市    
              A.上海              B.孟买             C.新加坡           D.伦敦
              (3)该城市道路分布有明显不合理之处:    
              (4)根据图示信息,简述该城市城市化的发展特征.
            • 8. 拉美地区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该地区经济以出口石油、咖啡、可可、牛肉等农矿产品为支柱,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拉美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拉美地区城市化基本情况
              国家 首都 首都人口占
              全国比重
              秘鲁 利马 33.3%
              墨西哥 墨西哥城 32%
              智利 圣地亚哥 44%
              海地 太子港 56%

              (1)拉美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和    (海域)沿岸地区,广东某石油公司若从委内瑞拉进口原油,油轮返航时最快捷的航线是先经过甲处的    运河,然后选择走图中的    (①或②)线路.
              (2)2012年3月21日,当油轮航行到乙地正好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时,这天正午该油轮上旗杆的影子朝向是    方.
              (3)图示拉美区域的最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古巴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被誉为“世界糖罐”,其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4)简要分析近年来墨西哥大力发展石油加工业的主要原因.
              (5)简述拉美地区城市化突出的特点及其可能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
            • 9. 读图,比较A.B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图反映的是    进程,其中    图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趋势,    图趋势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2)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由商业中心迁往    ,原因是    ,B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一般住在    区,一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在城市边缘居住的原因是    
              (3)A图中,郊区形成农副产品基本的主导因素是    
              B图中,随城市的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城市问题有:
                  
                  
                  
            • 10. (2010•福建)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和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简述改善城市内核水质的主要措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