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蒙古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  蒙中经济合作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其中,对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是中资企业投资额最大的行业.比如两国合作对煤炭资源的开发,通过建立火力发电厂,把电能通过中国的输电网络输送给东北亚其他国家.
              (1)说出该国年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征.
              (2)比较分析丙、丁两城市的环境承载量的大小及原因.
              (3)简述中蒙合作开发蒙古国矿产资源对中国和蒙古之利.
            • 2.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读图回答问题.

              年份
              比重(%)
              地 区
              2005年2010年
              东北地区6.956.20
              北部沿海11.9713.22
              大西北地区3.134.13
              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
              大西南地区10.98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
              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6
              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
              (1)据图分析1982-20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化特点.
              (2)据表,从全国八大经济板块区看,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是哪一地区?分析该地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正负效应.
              (3)2005-20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在地区分布上有何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
            • 3. 底特律是美国著名的工业城市.
              20世纪初,底特律因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为世界“汽车之都”.20世纪中期以来,受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13年11月底特律因财政等问题而宣布破产.

              读图说出底特律1900年以来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并简述引起其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A河干支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I)简述甲国图示区域内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在地形、气候特征上的显著差异.
              (2)分析A河干流枯水期出现在7月至9月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分析图Ⅱ阴影部分地区成为甲国优质热带水果种植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材料三  甲圆人口约1.94亿(2011年),分布极不平衡,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且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近年来,该国出现人口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地和中小城市迁移的趋势,这些市镇辖区的经济正在向农业、商业、石油开采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转型.
              (4)简析甲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 5.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1)图中西部等高线数值大且密集,分析其形成原因.
              材料二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各年龄段人口增长百分比
              0-14岁15-64岁65岁以上
              -6.29%4.38%1.91%
              (2)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各年龄段人口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材料三  今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的厂房停止招工,而富士康在上图甲省省会城市项目总投资将达50亿美元,建成后将吸纳10万人就业,是甲省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2012年5月26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已与该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许多类似的公司也已经或准备在该省建厂.
              (3)据材料三分析甲省人口流动的趋势及富士康公司从深圳向甲省转移的主要原因.
            •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称,中国未来一段时间要打造“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构建这一格局,是在优化提升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基础上,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的区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1)简述图中“两横三纵”城市战略格局的地区分布特点.
              (2)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试分析人口迁移对城市的影响.
              (3)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生态城市建设是主方向.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在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 7. 目前中国是世界番薯种植第一大国,番薯已成为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番薯也成为平衡膳食结构,促进人们健康长寿的营养食物.
              资料一  番薯在明朝中期从美洲引入,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番薯耐旱抗涝,亩产可达三千公斤以上,是我国明清以来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料二  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攻关项目,2004年实现了亩产800公斤,2011年实现了亩产900公斤,计划在2020年实现亩产1000公斤.
              资料三  国家粮食局局长称,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达到600亿公斤以上,足可以养活两亿人口.
              结合上述资料,说明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
            • 8. (2012•朝阳区一模)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人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迁移,都会引起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一系列变化.
              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
              (1)读图,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美国陆地面积约937万km2,人口超过3亿,人口密度约33人/km2,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美国大约有1/4的土地用于农业及城市、道路等建设用地.美国人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15%的肉类和28%的纸张,人均产生的垃圾和排放的二氧化碳分别是世界平均的2倍和5倍.
              (2)美国人口超过3亿是否会对全球的资源与环境带来压力?综合考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谈谈你的看法.
            • 9. 读某国区域示意图及其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东非大裂谷起点的某国是非洲一个传统农业国.该国西部为平坦的高原地区,南部和东部多峡谷、瀑布,人均GDP约为450美元,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性很大.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辅以铁路和航空运输以及少量内河运输,国内大多数骨干路网均建于1965~1975年间.
              材料二:该区域示意图和该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1)据图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气候特征.  该国D处河谷两侧悬崖林立,请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描述该国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相比,该区域的农场集中区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不利条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