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临近城市的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如东海、南海多次发现赤潮,太湖泊出现大面积蓝藻。城市垃圾过去是堆放在城市郊区地面,既影响美观、散发异味、又滋生鼠蝇传染疾病,现在是填埋在城市周围的沟壑内,又出现了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垃圾产生的气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材料二: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1998年底总人口达到1306万。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上海市努力控制城市中心区人口的发展,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城市环境质量日益改善。
              材料三:
                  大树移植中的大树是指乔木、亚乔木,胸径 10 厘米 以上的树木。从大树移植树木来源可分为人工培育和天然生长两类。人工培育的移植木能够适应各种生态环境,成活率高。而天然生长的移植木移植后往往不能适应小气候生态环境,成活率较低。
              (1)分析材料一中出现的污染类型的污染源分别是什么?并简要谈谈治理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化过程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地价房租高等一系列问题,借鉴上海市的经验请你提出解
                  决城市化问题措施可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树移植可使城市迅速绿化,但该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试分析山区森林被破坏给下
                  游地区和城市造成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据专家预测: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根据表格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城市垃圾的成分与我国部分城市垃圾的成分对照表

              (1)城市大量输出垃圾等废弃物的主要原因
              [     ]

                  A、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太落后
                  B、城市缺少足够的能分解垃圾的分解者
                  C、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不科学
                  D、城市消费资料的可回收性太低
              (2)由表中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有很大区别,美国垃圾的_________物质
                  多,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分高,而美国一般采取的处理方式为焚烧,这种处理方式产
                  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城市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图是根据这种观点设计的城市垃圾处理流程图。试
                  举例说明采用该图所示的垃圾处理方法所具有的优越性。

                  ①废弃物的资源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废弃物的减量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废弃物的无害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沿海某个城镇地域的变化过程(图1)
              材料二:
                  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 
              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如汽车等)、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②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到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④市政府畅通工程听证会现场,如图2:

              (1)从图1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城镇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地理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由A到C的变化过程,最能体现其水平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分别简要点评两位代表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解决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美国城市发展始于1609年的欧洲移民,由于地缘因素以及自然优势,早期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集中于美国东海岸,如纽约(1625)、波士顿(1630)、查尔斯顿(1680)、费城(1682)。城市化则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使城市手工作坊转变为工厂,城市由原来的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工业生产集中地,非农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并最终超过农业人口,这是初步的城市化。
              资料二:


              (1)据美国城市化进程表,绘出城市人口比例1690——1990年间的变化曲线。


              (2)若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以上看作城市化的开始,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看作初
                  步城市化的完成,那么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说出美国182
                  0~1920城市化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美国城区、郊区人口、就业岗位比例变化表”,分析1950——1980年美国城市化对城区和郊区
                  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光化学烟雾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湿度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转化形成的高氧化性的混合气团(如臭氧、醛类等)。光化学烟雾危害巨大,有特殊气味,刺激眼睛,伤害植物,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其形成过程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气候温暖,风景宜人。从19世纪40年代起,随着汽车数量猛增,该城市多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图乙为洛杉矶某日光化学烟雾变化曲线示意图。

              (1)一天中最易发生光化学污染的时间是
              [     ]

                  A、6:00~~8:00
                  B、12:00~~14:00
                  C、16:00~~18:00
                  D、20:00~~22:00
              (2)洛杉矶一年中最易发生光化学污染的月份是_______月。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洛杉矶烟雾事件多发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尾气污染成为城市的一大顽疾,试就减轻汽车尾气污染提出合理的解决
                  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车数量的猛增,除产生大气污染外,还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
            • 6.

              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已被称为我国典型的农村经济模式和农村城市化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温州城市化发展曲线

              材料二:温州城市化水平层次分布

            材料三:据《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6~7期报导,温州市的城中村多达544处。温州城市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城市包围农村”。即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征用城郊农村土地,逐步将一部分村落包围在建成区内。从边远农村来到温州城市谋生的农民工,其数量往往超过城中村本地人口(如鹿城区双屿镇常住户籍人口不到2万,而外来务工的人数却有27万多),由于他们的收入微薄,只能聚居在条件较差的城中村。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1949年以来温州城市化进程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对比温州模式与珠江三角洲模式城市化进程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城中村”将会给温州城市化进程带来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城中村”改造中,有观点认为应拆除重建,而有观点认为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维修整治。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材料二:
          (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大气稳定性与城市空气质量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请结合相关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而城市面临的种种挑战的发端,不论是拥挤、污染、犯罪还是冲突,根源都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长期的失谐,必然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
          材料二: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OYanitsky)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
          分析材料中“城市病”的表现以及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据材料回答问题。
          (1)下图表示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
              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
              A、肥料     B、做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D、回收处理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城市垃圾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多数城市采用的处理垃圾的方法对保护环境是否有利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