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该图是农场A和农场B的有关资料。仔细阅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两农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均属于(    )(2分)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两农场中降水尤其稀少的是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两农场中比较接近人口稠密地区的可能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3分)

               

            • 2.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问题。(9分)

              材料一 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期日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侯均温要求高于20-22℃,单、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mm和1500mm以上。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水稻

              玉米

              杂粮

              其它

              合计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8.0

              12.0

              74.2

              5.8

              100

              占总产量比例(%)

              5.0

              4.9

              88.8

              1.3

              100

              (1)N国的气候与上图甲乙两地中的   地较相似,对其发展水稻种植业有哪些优势:

                                                  

              (2)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6分)

                                                     

               

            • 3.

              读中国和美国部分农业区示意图(图12和图13),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填写下列表格。(3分)

              区域

              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作物

              生产特征

              B农业区

              __________

              水稻

              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水利工程量大

              C农业区

              商品谷物农业

              __________

              __________

              (2)A区域气候类型对应的是图14中的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2分)

              (3)气候是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试分析其对B区域水稻种植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4.

              读中亚某国环境、资源图,回答问题。 (16分)

              (1)该国石油资源丰富,如果出口到我国,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运输。简述石油出口对该国的有利影响。(8分)

              (2)该国是中亚的小麦生产基地,根据环境状况推测,小麦主要种植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__地,试分析其原因。(8分)

               

            • 5.

              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___ B、______C、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气候区,______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______地区。

              (3)本地区人口稠密,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__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4)亚洲水稻生产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区,是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性喜冷凉,耐旱耐瘠薄。马铃薯在我国是五大主食之一,我国年均出口53.2万吨,主要向东南亚国家、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地区出口种薯和商品薯。

              材料二: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概括我国马铃薯种植区的分布特点。(2分)

              (2)简述我国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条件。(3分)

              (3)乙区域政府,帮助农民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培训种植技术,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确立保障价格收购,减少市场波动影响。简述上述措施对乙地区域发展的影响。(5分)

               

            • 7.

              读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5分)

              (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          带和          带(温度带),发展农业生产的         条件较为优越。(3分)

              (2)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3分)

                         ,⑤           ,⑧          

              (3)⑨农业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1分)

              (4)分析①农业带形成的原因。(8分)

               

            • 8.

              缅甸西南临印度洋,东北靠中国,在中部地带种植小麦、棉花,南部及三角洲地区种植水稻和黄麻。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图A中①②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②地的河流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3分)

              (2)简述缅甸①②两地农业发展差异的原因。(4分)

              (3)试分析影响图中输油管线建设的因素。(3分)

               

            • 9.

              大蒜在我国是一种秋播夏收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大蒜出口约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9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左图中的阴影区域为我国大蒜主产省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我国大蒜主要分布于甲         、乙         (填简称)、皖、苏等省份。(2分)

              (2)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右图)能够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2分)

              (3)试分析甲、乙两省区春季影响大蒜生长的不利气候条件。(2分)

              (4)我国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影响大蒜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是         。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请分析原因。 (5分)

               

            • 10.

              读所给的两图,回答问题。(10分)

              (1) 写出左图中阴影部分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甲              、乙            、丙            、丁           (4分)

              (2) 图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       (地形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

              (3)与乙区域相比,说明甲区域农业的自然优势。(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