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1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如图2是某四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集约度在150以上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图2中的    
              (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 2. (2014•天津模拟)如图所示国家人口约为2 193万(2011年数据),国土面积为590750平方千米,主要生产稻谷、木薯、玉米等,粮食基本自给;畜牧业以养牛为主,盛产驼峰牛.图示国家①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
              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业
              D.热带迁移农业
            • 3. (2014•陕西校级模拟)读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城市周围的A、B、C、D四个区位合理安排花卉业、果园、乳牛业、粮食的生产.
              A.    ; 理由是    
              B.    ; 理由是    
              C.    ; 理由是    
              D.    ; 理由是    
              (2)该地区大力推广“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3)该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大规模栽桑养蚕,后因国际市场价格大跌,而银杏叶提取物价格看好,农民纷纷毁掉桑园而发展银杏园.然而5年后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需求量锐减,农民又开始刨银杏树.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区位因素是?    
            •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甲为伊犁河流域局部图,该流域降水丰富,图中阴影部分(甲地)年降水量约为700毫米.图乙为伊宁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土壤有机碳(TOC)和氧化铁(Fe2O3)含量是反映一定气候条件下植被覆盖率和生物量的重要指标,揭示地表植被生长的状况,进而反映当时气候的干湿条件.图丙示意“伊犁河谷某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和氧化铁曲线变化图”(虚线为平均值),反映了距今3710年的气候变化.
              材料三  花蜜来自植物的蜜腺,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和光合作用制造成的,除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外,多余的就贮存在植物体内.该地区蜜源分布广、数量大,蜜源品质高,素有“蜜库”之称.
              (1)分析甲地与伊宁市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推断伊犁河谷地区3710年前至今气候的干湿变化情况.
              (3)分析材料三所示地区成为高品质“蜜库”的原因.
            • 5. 2013年3月,我国农业部首次对全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开展了统计调查.符合本次调查的家庭农场共有87.7万个,下表为主要指标统计,据表可知我国家庭农场(  )
              主要指标总量平均值备注
              经营耕地面积1.76亿亩200.2亩/个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
              劳动力533.08万人6.01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
              2012年经营收入1620亿元18.47万元
              A.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B.长期雇工为主要劳动力
              C.生产经营规模较大
              D.集约化、商品化水平低
            • 6. 如图所示是伊朗人口分布图(图1)和地形与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图2),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1概括伊朗人口分布的特征.
              (2)据图2分析地形、降水对甲地区河流的影响.
              (3)水稻是伊朗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据图1、图2推断其水稻的主要种植区,并说明理由.
            • 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如图2为“塞上江南”景观组图.
              (1)图中C平原为什么被誉为“塞上江南”?
              (2)说明该平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 8. 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A.地震灾害的分布范围
              B.玉米的分布范围
              C.酸雨的分布范围
              D.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区
            • 9. (2014•湖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为第聂伯河水系示意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80年代,图示区域国家重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修建大小水库14座.1955年前春汛径流量占年内全部径流量的60%,夏季径流量占25%,冬季径流量只有15%;20世纪80年代后,春汛径流量占38%,夏季径流量占32%,冬季径流量占30%.第聂伯河流经的主要国家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
              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麦等.
              (1)说明该河流不同年代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2)判断乌克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聂伯河进行了干流的梯级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分析第聂伯河梯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油菜优势产区分布图和我国冬、春油菜生长阶段示意图(图1)
              材料二:2000以来我国主产区油菜产量变化情况(图2)

              (1)甲省是我国油菜籽产量最高的省份,该省简称是    ,2009~2011年该省油菜籽平均年产量约为    吨.
              (2)简要分析与北方油菜优势区相比,长江流域各油菜优势区生产油菜的优势自然条件.
              (3)每年油菜收籽前2个月油菜开花,花期大约为一个月,这是观赏油菜花的最佳季节.内蒙古和青海两省区观赏油菜花的最佳季节均是    月.两地不适于生产冬油菜的原因分别是        
              (4)2004年以来江苏省油菜产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简要分析其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