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园。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年日照时数(小时)

              夏季平均气温(℃)

              B产区

              9-11

               

               

              25.5

              A产区

              12-14

               

               

              26

              北半球最适宜区

              8-12

              560-750

              > 2500

              19-23

              材料三  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某两地苹果产地

              (1)从年均温、年降水量判断A、B两地种植苹果条件的优劣,并分析两地年太阳日照时数的差异及原因。(10分)

              (2)建苹果汁企业,A地相对B地的优势区位有哪些?(6分)

              (3)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10分)

               

            • 2.

              读图表,回答问题。

                    单位:mm

              城市

              1月

              7月

              年降水量

              达尔文

              437

              1

              1707

               

               

               

               

              阿德莱德

              19

              67

              451

              (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10分)

              (2)描述图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10分)

              (3)请描述图中铁路的分布特征,试分析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的原因。(10分)

               

            • 3.

              (22分)图甲是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和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表示的是甲、乙、丙中的(    )地区的典型地貌,根据下图描述该地貌的形成和发育过程。(10分)

              (2)城市①比贵阳纬度位置高,但在夏季成为我国著名的“火炉”城市,试从自然角度解释说明其成因。(6分)

              (3)乙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请用图中数据等信息资料加以说明。(6分)

               

            • 4.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吨,实现“十连增”,在连年丰收的背景下要更加强调“粮食安全”。 2013年我国进口粮食超过7000万吨,进口量占我国总产量的约12%。在7000多万吨进口粮中,谷物进口近1400万吨,大豆约5800万吨。其中,主要从美国进口大豆。

              材料二 亚太地区略图

              材料三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政策以来,孝感市首个“家庭农场”将于2013年4月竣工开业。该农场以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瓜果为主,兼顾家禽家畜、水产养殖,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以“养为种供肥料、种为养供饲料、水肥循环再利用”的方式,生产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为本地居民提供无公害产品和为附近游客提供采摘观光服务。

              (1)与我国黑龙江省相比,美国大豆带发展大豆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2)从美国进口大豆,如果从中国出发什么季节最适宜,为什么?(3分)

              (3)请从循环经济角度,用示意图表示该家庭农场的生产过程,并简述其优点。(9分)

               

            • 5.

              (26分)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园。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  表

              材料三  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某两地苹果产地

              (1)从年均温、年降水量判断A、B两地种植苹果条件的优劣,并分析两地年太阳日照时数的差异及原因。(10分)

              (2)建苹果汁企业,A地相对B地的优势区位有哪些?(6分)

              (3)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10分)

               

            • 6.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几内亚岛是仅次于格陵兰的世界第二大岛,分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斜贯全岛,分布有许多死火山。铜是岛上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和沿海低地,生产咖啡、椰子、可可、香蕉、茶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地形图。

              材料三:新几内亚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风向季节性变换、海拔高度与坡向的影响,各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很大。下表是该岛重要港口城市莱城的气候资料。

              (1)描述该岛的主要地形分布和地势特征,说明铜矿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14分)

              (2)分析莱城降水特征及成因。(10分)

              (3)从地形和土壤角度,分析该岛的农业生产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区的区位优势。(6分)

               

            • 7.

              (30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活跃着十几万的浙江人,对沿线社会经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一批浙江人在当地(虚线范围内)河谷地带承包大片农田种植棉花,然后就近加工成棉纱、棉布或衣服销售到沿线区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1)说出古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自然带(8分)

              (2)分析在当地农工商结合发展棉花产业的区位优势(12分)

              (3)十几万浙江人活跃在当地,阐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0分)

               

            • 8.

              20世纪初,图中的油田产量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油田。1901年石油产量几乎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从20世纪以来,B城便一直以“石油城”而闻名于世。B城很多工业门类与石油密切相关便是很自然的事,比如石油化工、石油机械等工业就相当发达。(共17分)

              读上述材料和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                                       。(3分)

              (2)A水域属于       (内流湖、外流湖、内海),判断理由                              。(2分)

              (3)B城曾是世界上冬季雾霾最多的城市,结合材料和图说明理由                                。(3分)

              (4)读B城气候图,说出B城与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气候特点及原因                             。(4分)

              (5)B城所在国国徽下方饰有麦穗和棉花叶子,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该国发展此农作物的优势条件                                       。(5分)

               

               

            • 9.

              (2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下图)。

              材料二: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雷州半岛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上图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________ (2分)。请你列举并说明上图中适合茶树生长的三个自然区位条件(6分)。

              (2)读下图A,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3)读下图B,说明种植速生桉后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的情况(6分)。

              (4)简述该地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8分)。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槟榔喜高温多雨,当气温低于5℃时植株开始出现寒害,要求降水充足且分布均匀,忌积水。微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但强风则对槟榔有害。海南岛是我国槟榔主产区(图甲),槟榔是海南省的第二大经济作物。

              材料二:近几年,“海南槟榔湖南生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海南人要吃到加工的槟榔制品基本来自于湖南。在我国,槟榔消费主要集中在海南、湖南、湖北、广东和上海等地。

              材料三:海南岛2010年1—12月接待旅游人数统计(见图乙)

               

              (1)据图指出海南岛槟榔产地的分布特点,并从自然角度分析该地种植槟榔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0分)

              (2)比较湖南和海南发展槟榔加工业的条件。(8分)

              (3)简述海南岛2010年接待旅游人数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分析成因。(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