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年来,呼包鄂城市群依托矿产、能源优势而高速发展,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呼包鄂城市群示意图及两大城市群竞争力对比
              项目
              城市群
              核心城市影响度(%) 公路网密度(km/万km2) 城市化水平(%)
              呼包鄂城市群 31.7 0.37 51.14
              京津冀城市群 35.64 0.83 59.04
              材料二  2013年中国第五届光伏产业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呼和浩特硅矿、土地等资源丰富,为此政府提出光伏产业“哑铃型”发展规划,即大力发展上游和下游产业,努力打造“中国硅都”.

              (1)材料一图示区域冬春季沙尘暴多发,其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包头位于河套平原,形成该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在呼包鄂城市群体系中,级别最高的城市是    ,整个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目前以第    产业为主,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限制性自然条件主要是    
              (3)呼包鄂三市共同的轻工业部门是    ,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4)呼和浩特市光伏产业提出“哑铃型”发展规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为了提高呼包鄂城市群的竞争力,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 2. 芬兰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  如图1.

              材料二“林纸产业群体(图2)”是芬兰首创的并被各国普遍采用的模式,该群体是木材、机械和专有技术的联合体,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生产锯材、纸浆和纸产品等,以达到群体中的各相关工业同发展.
              (1)据图1分析,芬兰北部每年出现    现象并可以看到斑斓绚丽的北极光.根据人们的长期观察发现,北极光约每隔11年就特别明显,这说明可能与    有关.
              (2)芬兰是“千湖之国”,其湖泊形成大多与    作用有关.要监测芬兰湖泊水域面积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3)据图1说明芬兰森林工业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原因.
              (4)简述芬兰“林纸产业群体”模式的优点.
            • 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其所含原油黏度较高,属重油,被环保人士称为“脏油”.油砂开采成本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其开采和使用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加拿大阿尔伯特省拥有全球85%的油砂资源,其绝大部分能源一直面向美国出口.
              材料二  加拿大阿尔伯特省油砂资源分布与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如图)

              (1)分析阿尔伯特省油砂开采的不利条件.
              (2)说出2号石油管线沿线由北向南自然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美国能源市场及能源工业的影响.
            • 4. 厄瓜多尔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基础较薄弱,经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可可时期、香蕉时期和石油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多年香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同期国际花卉消费的需求迅速增长,厄瓜多尔成为南美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

              (1)元旦这一天,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与港口城市瓜亚基尔相比,白昼较短的是    ;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较小的是    
              (2)科隆群岛虽地跨赤道,却是南极地区之外唯一有企鹅生存的地方,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这也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3)厄瓜多尔地形可分为西部沿海丘陵和低地、中部    和东部平原三个部分;中部地形区是因为    形成的.
              (4)香蕉喜湿热气候,怕低温、忌霜雪;玫瑰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厄瓜多尔种植香蕉和玫瑰的区域也不同,请指出西部和中部分别适合种植的作物并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5)瓜亚基尔附近海域发现油田,若在瓜亚基尔港建设炼油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经济条件.
            • 5. 图为“我国东北部工业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读图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两工业区的共同主导因素是    .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
              (2)说出美国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3)东北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 6. (2013•辽宁)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如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按发展选纸业的理由.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 7. (2013•长安区一模)如图为我国甘蔗、甜菜、花生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
              (1)阴影A所示为    分布区,主要产地的自然条件为    .该种作物播种季节华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产生该种自然灾害的原因是    
              (2)阴影B所示为    分布区,主要产地为    .请列举出欧盟生产该种作物的国家    .(至少两个)
              (3)图中数字代号①和②所示地区可以种植甘蔗的是    全球种植甘蔗的气候区主要是    
              (4)利用甘蔗,甜菜制糖,糖厂布局指向型应是    .原因是    
              (5)利用大豆、花生、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榨油,为了减少加工添加物残留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好采取    工艺生产.
            • 8. 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中等高线单位:米).
              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地形以    为主,理由是    
              (2)图中河流流向是    ,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是    
              (3)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最应该做何调整?为什么?
              (4)若想在该地区村镇的东北部布局石化工业,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
            • 9.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2)参考图1,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2).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
            • 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种植棉花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国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学科 网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利•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材料三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如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2)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3)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