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浙江省某市调查了市中心和外围区域早、晚高峰期间的交通状况,并绘制了汽车平均时速示意图(右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该市交通最拥堵的是
              A.中心区域早高峰        
              B.中心区域晚高峰
              C.外围区域早高峰        
              D.外围区域晚高峰20.下列缓解该市交通拥堵的措施,最合理的是A.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B.大力拓宽城市道路C.大量修建路边停车位    D.大幅度提高停车收费
            • 2. 武汉三镇鼎立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图7,回答33~36题。

              33. 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平原广阔    B. 季风气候
                  C. 河流交汇    D. 矿产开发
              34. 目前,往来于北京与武汉之间的大规模货运方式主要为
                  A. 内河航运    B. 公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铁路运输
              35. 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
                  A. 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B. 沿河流条带状发展
                  C. 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       D. 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
              36. 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
                  A. 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 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发展
                  C. 河流运输方式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D. 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城市的发展
            • 3. 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于2010年12月7~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先进的高铁技术引来了与会各国的瞩目。读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网图,回答第33-34题。
              33.下列有关对“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网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映了交通运输方式朝着单一方向发展
                B.途经区域的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C.以快速直达为原则,只经过省会城市
                D.先进的科技是影响其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34.下列有关高铁建设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原——武汉高铁能大大加强北煤南运能力
                ②有利于加速都市圈融合
                ③在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中,受冲击最大的是公路运输
                ④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4. 2011年2月15日中国政府门户网消息,截至2010年底,中国新建高铁营业里程达到5149公里,其中时速350公里的有2154公里。目前中国高铁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居世界第一。下图为我国2011年将形成的高铁运营网络,据此回答17~19题。

               
              17.以上材料明显体现出交通运输发展的
              A.专业化              
              B.高速化      
              C.大型化              
              D.综合化 18.下列关于我国高铁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铁作为一种新的铁路运输产业,是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一个很重要的补充     B.高铁的发展会造成公路及民航的衰落     C.高速铁路利于保证城镇人口的大量流动,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     D.高铁可以大大缩短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利于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19.图中显示2011年我国高铁运营网东部稠密、西部稀少,主要是因为     A.东部地区为平原,利于高铁建设     B.东部地区的商业网点比西部稠密     C.东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西部高     D.东部地区自然条件比西部优越
            • 5. 2005年某大城市交通委员会进行了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调查表明:2005年居民出行距离比2000年增长了16.25%。阅读资料和下图回答20~21题。

              20.该城市交通结构变化的特点为
              A.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B.小汽车已成为出行的首选
              C.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D.公交出行的比例稳步上升 21.该市交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
              A.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             B.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
              C.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D.中心商业区地位下降
            • 6. 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北方的城市一般沿河流带状发展②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多沿交通轴线发展
              ③轮船时代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态④综合交通使城市形态向多方向分散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7.

              分析我国甲、乙两市2005年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注:“CO对大气污染分担率”“NOx对大气污染分担率”是指机动车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

              统计图中,能够明显反映两市交通拥堵程度的主要指标的图是

              A.  A图         
              B.  B图        
              C.C图       
              D.D图

            • 8.

              第二欧亚大陆桥东起我国黄海沿岸的江苏省连云港,向西经我国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穿过新疆的阿拉山口与中亚国家铁路接轨,向西一直通向大西洋之滨的荷兰鹿特丹港。完成大陆桥运输方式主要体现了今日世界交通运输的

              A 国际化和网络化                      B 网络化和专业化

              C 高速化和专业化                      D 专业化和现代化

            • 9.

              城市内一日中不同时刻,因种种原因导致客流量不同。下图为某城市一中学课外活动小组统计的市内一日客运情况.读图回答

               

              下列措施,不利于缓解客运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的是

              A.完善城市道路网,提高交通通畅度

              B.普及私家车,减轻公共交通的压力

              C.提倡市民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大型企事业单位将上、下班的时间适当错开

            • 10.

              城市内一日中不同时刻,因种种原因导致客流量不同。下图为某城市一中学课外活动小组统计的市内一日客运情况.读图回答

               

              该市一日最大客运高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上班                
              B.下班

              C.购物                
              D.出游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