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平均可达性是指利用特定的交通方式,从某一地点到达指定位置的平均最短交通时间(小时)。图1示意我国南方部分中心城市高铁通车前后可达性均值(小时)变化。据此完成1~2题。

              图1
              1.图示中心城市的平均可达性改善最明显的是
              A.武汉   
              B.上海   
              C.福州   
              D.广州2.中心城市平均可达性的改善将导致A.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B.城市服务范围扩大C.中心城区出现衰弱  D.物流业趋向高铁站
            • 2. 浙江省某市调查了市中心和外围区域早、晚高峰期间的交通状况,并绘制了汽车平均时速示意图(右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该市交通最拥堵的是
              A.中心区域早高峰        
              B.中心区域晚高峰
              C.外围区域早高峰        
              D.外围区域晚高峰20.下列缓解该市交通拥堵的措施,最合理的是A.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B.大力拓宽城市道路C.大量修建路边停车位    D.大幅度提高停车收费
            • 3. 读某市交通网络图,回答15-16题。

               
               
              15.交通通达指数是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右图甲中通达性最好的点是
              A.A    
              B.B      
              C.C     
              D.E 16. 交通的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来计算与比较。那么上图中交通网络发达性比较正确的是 A.丙>乙>甲      B.甲>乙>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
            • 4. 2005年某大城市交通委员会进行了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调查表明:2005年居民出行距离比2000年增长了16.25%。阅读资料和下图回答31~32题。

              31.该城市交通结构变化的特点为
                 A.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B.小汽车已成为出行的首选
                 C.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D.公交出行的比例稳步上升
              32.该市交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
                 A.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         B.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Ks5u
                 C.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D.中心商业区地位下降
            • 5. 现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心主干道实行“出租汽车单双日行驶制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主要是
              A.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
              B.削弱出租汽车对于公交车的竞争力
              C.扶持国有企业,突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D.提高公交系统职工工资
            • 6. 为了满足区际间物资流动的需要,现代物流业应运而生。下列各环节中,不属于物流过程的是              
              A.生产   
              B.仓储  
              C.运输  
              D.配送
            • 7.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性公路,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公路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D四个小城市中,最先发展成为中等城市的是_______。
              (3)该地区计划在B和D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_______较合理。
              (4)该地区有两个天然水系——大青河与小青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可以修建
                   _______来形成本地区的统一内河运输网,如果对该工程进行论证,从运输量和建设工程量两个方面
                  来考虑,在小青河上对P、Q两地进行比较,你认为选择建在_______较为合理。
            • 8. 下列有关交通运输线、点、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京九铁路在选择线路走向时把自然因素列在首位
              B、上海港作为中国第一大港,起重要区位因素之一是经济腹地
              C、莫斯科市的环行放射状铁路网,对该地区能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
              D、交通运输网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
            • 9. 读下面四川省不同地形类型区和交通线密度比较表分析完成1—2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对四川省交通线路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

              A、河流    
              B、水文    
              C、地形   
              D、气候
              2、从表中可见四川省交通线路分布情况是
                  ①山地和高原地区交通线密度大 ②山地和高原地区交通线密度小
                  ③盆地(含平原)地区交通线密度相对大 ④盆地(含平原)地区交通线密度相对小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0. 关于公路选线原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山区道路应尽量取直以缩短距离
              B、平原区道路要考虑是否占用农田
              C、山谷中道路应避开陡坡
              D、平原区道路应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