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江西校级二模)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如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有来自于祁连山北坡的碎屑物质.
              材料三:在内蒙古地区,“沙草有机模式”就是在沙漠当中种植沙生植物,在绿化沙漠的同时,有机草料用于饲养,产品为牛奶及各种奶制品,牛粪还肥于土地,种养结合.
              材料四:黄土高原农业广泛选择地膜覆盖技术,它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防风沙,减轻病害的作用等作用,但地膜覆盖栽培中也有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地膜的残存碎片影响较大.
              材料五:A省果农利用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果园中树盘、树行.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再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叙述祁连山北坡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
              (2)据材料三,对于“沙草有机模式”,你认为是否该大力发展?说明理由.
              (3)据材料四,试判断残膜可能有哪些不利影响.
              (4)为什么覆草应避开2~3月份?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材料二甲地区(西安及周边地区)地形图1.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先后有13个朝代或政权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

              (1)比较图1中Ⅰ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外力作用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
              (2)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3)据图说明历代政权在西安建都的有利自然条件.
              (4)根据晋陕内蒙古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简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 3.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早期的石羊河和弱水流域面积较现在大很多,是祁连山北麓的两大水渠.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来自于祁连山北麓高山作用(风化剥蚀和冰川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
              (1)说明祁连山北麓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
              (2)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100多个盐湖,是我国西北盐区的一部分.简述该区域多盐湖的自然原因.
              (3)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你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