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亚某淡水湖,近年演变成微咸水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湖变成微咸湖是因为乙河冬季输入甲湖泥沙增多
              B.甲湖变成微咸湖是因为丙河对甲湖的排盐作用减弱
              C.乙、丙两河均流人甲湖
              D.甲湖北岸坡度较陡2.甲湖沿岸有芦苇分布,图中四地面积最广的是(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
            • 2.

              读下图 “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简述R河主要的水文特征。(6分)

              (2)说明图中L河段水电站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4分)

              (3)说出河西走廊有色金属工业密集,但酸雨少的原因。(4分)

              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4)分析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河西走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2分)

               

            • 3.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山城重庆位于长江的上游,工业历史悠久,是我国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前,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包括重庆、上海、南京、武汉等汽车基地已构成了长江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目前我国汽车产销已跃居世界第一。

              (1)重庆政府采取“削山头、造平地”等方式利用土地,分析此举对促进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3分)

              (2)分析长江沿江“汽车工业走廊”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8分)

              (3)长江上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目前已面临泥沙淤积、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就此,对重庆市产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出具体建议。(4分)

               

            • 4.

              山西、陕西两省为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读下列相关图表,回答问题。(22分)

              (1)据图指出两省北部省界的特点,并说明该界线两侧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3分)

              (2)从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4分)

              (3)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4)春旱是威胁渭河平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试分析春旱产生的原因。(3分)

              (5)泾河和渭河是当地重要两条河流,古人的“泾渭分明”说引发了现代人不少的争论,有报道“冬季泾清渭浊,夏季泾浊渭清”,试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6)例举该地区传统地域文化的特点(2分)

               

            • 5.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3分)

              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之后,咸海周边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时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总水量减少了近90%。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似已经消失。

              (1)分季节说出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形式。(4分)

              (2)分析1960年以来咸海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3分)

              (3)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3分)

              (4)有提议用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以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你是否赞同?并说出理由。(3分)

               

            • 6.

              读材料与地图回答问题(12分)

              习近平主席在最近APIC的讲话中指出,“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综合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资源、交通、工业、农业、商贸、文化等的影响(12分)

               

            •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  2011年7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我国设立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材料二  舟山群岛的地理位置

              材料三   舟山群岛新区规划示意图

              (1)分析说明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区位优势。(6分)

              (2)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目标之一是建设成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分析说明这一建设目标的合理性。(6分)

              (3)分析说明舟山群岛新区在开发建设中可能诱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4分)

               

            • 8.

              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3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大面积旱灾,西南五省区(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旱情严重。

              材料二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7.0级地震,2013年7月22日甘肃6.6级地震。

              材料三  2013年7月四川暴雨天气导致洪涝和泥石流、滑坡灾害发生。

              (1)自然灾害具有群发性的特征,请将下列选项添加到合适的位置。

              A:洪  水     B:暴  雨    C:地  震

              D:泥石流     E:台  风     F:崩  塌

              (2)简述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灾害防治方面的作用。

              (3)简述在一般情况下,我国东部地区出现旱灾的主要自然的原因。

              (4)我国西南地区干旱与异常的气候有关外还与其特殊的地貌有关,试解释该地区地貌对干旱的影响。

               

            • 9.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16分)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以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整个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1/4。在环渤海地区5800千米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云集,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

              材料二  下图为“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优势条件。

              (2)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

              (3)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发展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

              (4)环渤海沿海地区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试分析这一做法可能对转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 10.

              阅读澳大利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澳大利亚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分布和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1)简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澳大利亚虽然四面环海,但是气候十分干旱,请解释其气候干旱的成因。

              (3)“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说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4)试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5)澳大利亚地处大洋洲,但它也是西欧文化圈的一部分,请解释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