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16分)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以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整个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1/4。在环渤海地区5800千米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云集,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

              材料二  下图为“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优势条件。

              (2)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

              (3)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发展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

              (4)环渤海沿海地区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试分析这一做法可能对转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 2.

              阅读澳大利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澳大利亚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分布和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1)简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澳大利亚虽然四面环海,但是气候十分干旱,请解释其气候干旱的成因。

              (3)“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说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4)试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5)澳大利亚地处大洋洲,但它也是西欧文化圈的一部分,请解释原因。

               

            • 3.

              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及文字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  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长廊。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判读A山脉的名称,并列举至少3个地理意义。

              (2)分析甲区域河流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的原因。

              (3)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长廊的区位优势。

              (4)针对图中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如赞同专家的观点,说明原因;如不赞同说明理由)。

               

            • 4.

              浙江省位于27°03′N到31°11′N,东经118°02′到123°08′之间,西南部多山地、丘陵,东北部多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据图等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浙江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下表为浙江省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简析该地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43

              75

              90

              137

              179

              223

              160

              276

              182

              102

              44

              51

              (3)说明浙江省海岸线的特征及其带来的影响。

              (4)近些年,杭州、嘉兴、绍兴地区以面向城市和出口为主导的花卉、蔬菜等种植发展较快,简述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 5.

              流域的综合开发是指流域内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上流程最长、流量最大的支流

                  B.田纳西河流域地形全为平原

                  C.田纳西河流域虽然降水少,但河床比降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D.流域内有丰富的煤炭、铅锌等矿产

               

            • 7.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地
            • 8.

              读某水电站的蓄水大坝纵向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建坝主要应考虑大坝___________侧的气候、水文等历史资料。

              (2)可以明显改善航运条件的是大坝以_______区域,__________侧的区域有防洪、灌溉的作用。

              (3)由于拦坝蓄水,大坝以________的低洼地区可能需搬迁居民,建坝后,泥沙容易淤积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

               (4) 图上可利用的水位落差是__________,水能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5) 关于田纳西河水系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水量丰富,全部可以通航

              B.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通航里程短

              C.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水力资源丰富

              D.田纳西河受亚热带气候影响,水量十分稳定

              (6) 田纳西河干流上的水库开始放水的时间是

              A. 每年的8月1日          B. 每年的3月1日

              C. 每年的12月24日        D. 每年的1月1日

              (7)三峡工程建设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组合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

              B.泥沙淤积——蓄清排浑、航道疏浚

              C.水库地震——慎重选址、抗震设计

              D.淹没耕地——垦耕荒地、壁山造地

               

            • 9.

              读下图“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说明小浪底水利枢纽对于治理黄河发挥的主要作用。(2分)

              (2)说出甲、乙所在地形区名称,简述其农业发展的共同自然优势。(5分)

              说明图中调水工程对北京地区的影响。(4分)

               

            • 10.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1),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2),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分析图1,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9分)

              (2)依据材料和图2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