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每年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荒,浓烟殃及到了马来半岛的旅游业.某跨国纸业集团在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产品主要销往亚洲、欧美等地区.目前苏门答腊岛85%的原始森林都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图为苏门答腊岛及附近区域图.

              (1)简述苏门答腊岛当地民众烧荒的理由.
              (2)分析苏门答腊岛烧荒对马来半岛旅游业的影响.
              (3)分析跨国纸业集团在苏门答腊岛建生产基地的区位.
              (4)针对苏门答腊岛森林现状,提出保护的措施.
            • 2. 如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鄂毕河流域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河流比降极小,每千米落差只有1-10cm.河流水流缓慢,河床弯曲,在宽阔的河河漫滩回旋.甲图为鄂毕河及其附近地理事物分布图,图乙为鄂毕河流域图.

              材料二   鄂毕河径流量年内分配状况
              径流量年内分配3-6 月7-8 月9-11 月12-次年2月
              45%-50%20%-30%15%-20%5%-10%
              (l)图甲中南部工业区是俄罗斯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工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鄂毕河有哪些补给来源,并说明依据.
              (3)图示区域沼泽广布,分析其形成原因.
            • 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西伯利亚地区图.

              材料二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鄂毕河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900多条,春季汛期时间长,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1%.
              (1)简述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形成的原因.
              (2)图中a、b、c、d、e代表不同的水平自然带,说出该区域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述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
              (3)依据图中信息,概括西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类型,并简述该地区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材料三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其产量分别占俄罗斯总产量的70%和90%,并大量输送到俄罗斯其它地区及欧洲多国.
              (4)简述石油、天然气输出对西西伯利亚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重要的机器制造中心之一,有重型机器制造厂、化学机器厂、汽轮电动机厂、电气重型机器制造厂、冶金厂等全国闻名的大企业.近年来,因设备老化、资金不足、订货锐减,叶卡捷琳堡的工业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5)概括叶卡捷琳堡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 5. 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冬(12-2月)春(3-6月)夏(7-8月)秋(9-11月)
                  甲6512 221
                  乙4275019
              (1)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图10中甲、丙两河流之间湿地的形成原因.
              (2)读材料二,比较甲乙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突出差异并简要分析成因.
              (3)在农业或交通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全球变暖对俄罗斯的影响.
            • 6. 读我国华北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1)和西北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单位:毫米)图(图2),其中A河河谷被称为我国的“西域湿岛”.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图1中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图1中乙地区是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之一,说出其环境问题,并分析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A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甲为伊犁河流域局部图,该流域降水丰富,图中阴影部分(甲地)年降水量约为700毫米.图乙为伊宁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土壤有机碳(TOC)和氧化铁(Fe2O3)含量是反映一定气候条件下植被覆盖率和生物量的重要指标,揭示地表植被生长的状况,进而反映当时气候的干湿条件.图丙示意“伊犁河谷某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和氧化铁曲线变化图”(虚线为平均值),反映了距今3710年的气候变化.
              材料三  花蜜来自植物的蜜腺,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和光合作用制造成的,除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外,多余的就贮存在植物体内.该地区蜜源分布广、数量大,蜜源品质高,素有“蜜库”之称.
              (1)分析甲地与伊宁市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推断伊犁河谷地区3710年前至今气候的干湿变化情况.
              (3)分析材料三所示地区成为高品质“蜜库”的原因.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图2是位于陕蒙交界的红碱淖,属于国家级的重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碱淖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难以摆脱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命运.

              (1)图3为①区域近年大力推广的生产模式,简述其优势.
              (2)③地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自治区水果蔬菜基地,评价③地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
              (3)结合以上图文材料分析红碱淖萎缩的原因.
            • 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为“我国某农业主产区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推理甲湖泊形成的过程.
              (2)分析该河段水系特征对当地种植业的影响.
            • 1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甲地区为    
              (2)R河汛期出现在什么季节?原因是什么?
              (3)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不同角度分析,图乙中利用沼泽地的方式有何利弊,试分析说明.
              (4)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开发利用沼泽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