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  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另外,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

              (1)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2分)

              (2)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措施。(12分)

               

            • 2.

              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

              A.气温变高,湿度变小
              B.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
              C.气温变低,湿度变小
              D.气温年较差变大,日较差变小、气候变干
            • 3.

              读“三江平原”示意图,分析完成问题。

              1.三江平原的沼泽作为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其形成按地域分布规律属于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2.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沼泽地的土壤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偏低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4.

              (10分)左图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右图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                      ,其主要原因是                          。(3分)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      等生态价值和                       等经济价值。(4分)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可采取哪些较为可行的措施?(3分) 

               

            • 5.

              该图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图中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破坏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 6.

              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A.沼泽、滩涂、下雨后的草地
              B.河流、湖泊、广场的喷泉
              C.水库、沼泽、滩涂
              D.稻田、河流、低潮时水深不超过10米的浅海区
            • 7.

              (18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  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

              材料三  左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

               

              (1)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4分)

              (3)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 (6分)

               

            • 8.

              读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3分)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5分)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2分)

              (4)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3分)

               

            • 9.

              2010年的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下面属于湿地的作用的是    (    )

              ①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聚宝盆”

              ②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

              ③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粮食、肉类、药材及多种工业原料

              ④为人类提供旅游资源

              ⑤调节气候

              ⑥提供大量木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 10.

              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库、稻田是湿地
              B.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C.高山上没有湿地
              D.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