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环境保护(10分)
                  荒漠化被形象地称为“地球的癌症”,荒漠化的关键就是缺水。然而,由于海上石
              油泄漏,海面上空也会出现类似于沙漠气候的特征,生成新的环境危机一海洋荒漠化。
              图9为被石油污染的海滩。

              说明海洋荒漠化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说明海洋荒漠化给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 2. 2013年12月5日,南京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启动污染天气应急处置红色响应,实行停课。据气象部门预告,这场南京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特大雾霾将持续到12月8日。12月中旬后,随着冷空气南下,雾霾天气有望缓解。读表1分析并回答6-7题。
              表1  南京六区雾霾天气的季节性变化
              观测站
              占全年的百分比(%)
              与降水季节分布的相关系数
              春季
              (3‐5月)
              夏季
              (6-8月)
              秋季
              (9-11月)
              冬季
              (12-次年2月)
              南京
              25.2
              13.9
              24.1
              36.8
              -0.94
              江浦
              24.5
              10.0
              21.4
              44.0
              -0.88
              六合
              27.6
              9.0
              21.4
              42.0
              -0.90
              溧水
              21.5
              11.9
              19.5
              47.1
              -0.81
              江宁
              22.5
              7.8
              22.4
              47.3
              -0.90
              高淳
              26.6
              10.2
              11.3
              51.8
              -0.70
              6.关于这种雾霾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次雾霾天气是北方超强沙尘暴严重影响的结果
              B.南京城区及郊县6 地雾霾均呈现出夏季最多的季节分布特征
              C.雾霾天气形成的唯一污染物是PM2.5
              D.一般来说,降水量偏少的冬春季节,雾霾天气出现的概率较大7.关于我国减少雾霾天气的合理措施,主要有①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控制污染源     ②提高天气预报水平
              ③使用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④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 3. 读图“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回答23题。

              23.为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物NOx的排放量,市区车速必须保持在
              A.35千米/小时                
              B.30千米/小时   
              C.40千米/小时               
              D.45千米/小时
            • 4. 近年来,太湖多次发生严重的蓝藻污染事件,解决该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A.引长江水净化
              B.积极动员市民打捞
              C.控制污染排放
              D.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 5. 科2007年,随着巴厘岛国际会议的结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出现了转机。结合下图完成28-30题。

              28.图中显示,工业CO2排放量大于50亿吨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29.对CO2排放引起后果的叙述并不正确的是 A.荒漠扩大         B.生物种类和生产率提高 C.沿海土地盐碱化增强  D.气象灾害增加 30.防治酸雨的最根本途径是 A.大幅度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B.植树造林k&s%5u C.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k&s%5u
            • 6. 图为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自然环境容量是指不危害环境的最大允许纳污能力。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在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是(    )(选择填空)(1分)
                A. 核工业            B. 耕作农业
                C. 钢铁工业       D. 电子工业
              (3)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轻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时段,这是人类谋求与环境__________发展的结果。(2分)
              (4)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B点以后,其原因是(    )(选择填空)(1分)
                ①增加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    )(选择填空)(1分)
                A. 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
                B. 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 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D. 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6)清洁生产是一种将__________效益与_________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和措施,它有利于人类实现__________发展。(3分)
            • 7.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回答17-18题。
              17.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    )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8.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 8. 要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和“发展经济不能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    )
              A.制定法规   
              B.环境管理  
              C.公众参与   
              D.限制发达国家的发展
            • 9. 图12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回答31~32题。

              31.1650~178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农业结构复杂
                  C.经历了移民开垦
                  D.注重生态保护
              32.进入20世纪以后,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 10. 【选修6—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炼铜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地方政府启动了对流域中水库水量的应急调配等机制。
              材料二  下图为土壤生态健康与食物安全示意图。

              (1)河流所属的_____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控制本次河流发生污染的应急措施主要是______。(4分)
              有人认为:即使土壤遭到污染,只要人们不食用土壤产出的动植物,健康就不会受影响。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分)
              (2)材料二显示,环境问题根源在于人类的_____活动,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与“生物圈耐受极限”两者关系的根本方法是______,约束企业必须朝_____生产的方向发展。(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