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4分)读下面材料回答。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局部略图

              材料二  2010年12月22日,随着宜昌至万州铁路胜利通车,至此,沪渝沿江铁路全线贯通沪渝沿江铁路,起自上海,经南京,武汉至重庆和成都,横跨我国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重庆等七个省市,全长2116km。

              材料二  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由于特殊的位置、特殊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所取代。

              (1)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未修建沿江主干铁路,这在当时是合理的,简述其理由(6分)

              (2)从自然因素方面对比简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原因。(12分)

              (3)2011年11月,位于图中M沙地的风力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请分析说明M地建风力电站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 2.

              读下列两幅地图及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日本,大到内阁官员,小到平民百姓,上上下下都充满了危机感。有分析人士称,这种危机感与大多数日本人有着复杂且敏感的“岛国情结”密切相关。

              材料二:  随着日本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日本务农人口更是呈现出快速老龄化的趋势。有统计资料显示,如今在日本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据半壁江山,只有8.5%农民在39岁以下。

              (1)据图及所学知识,比较俄罗斯与日本工业布局的不同特点,并说明理由。(8分)

              (2)说明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海运在运输中占的比重不高的原因。(6分)

              (3)据图并结合材料一,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日本人存在着严重危机感的原因。(6分)

              (4)结合材料二,说明日本农民老龄化给日本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6分)

               

            • 3.

              (28分)2011年10月26日,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它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拉萨河流域图(左图)及拉萨城市空间规划图(右图)

              材料二  拉萨水文站河流水文特征值表

              多年平均流量(m3/s)

              最大洪峰流量m3/s

              最枯流量

              m3/s

              年降水量

              (mm)

              年平均气温

              (°C)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288

              2830

              8.95

              457

              7.5

              0.098

               

               

               

               

               

              材料三  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下图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1)拉萨河的水源主要补给类型是              补给和              补给;该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循环。(6分)

              (2)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小的是           ;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6分)

              (3)拉萨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空间形态呈         状,影响其空间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4分)

              (4)简述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拉萨市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哪些措施。(6分)

               

            • 4.

              读有关尼罗河的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等。下图为尼罗河地理位置简图及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尼罗河径流量构成示意图

              (1)尼罗河上游流量巨大,下游则流量较小,分析其原因。(6分)

              (2)概述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3)分析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的原因。(6分)

               

            • 5.

              中国国家主席于2013年9月3日至13日出访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国。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阿姆河和锡尔河被当地人誉为“中亚的母亲河”,其流域范围内灌溉农业发达,尤以棉花种植最为著名。其中其流域范围内的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誉为“白金之国”。

              (1)阿姆河、锡尔河最主要的河流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乌兹别克斯坦成为“白金之国”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说出铁路运输方式的优点。(3分)

              材料二  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

              (3)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中任选其一,说出中哈石油管道的开通对该国的积极影响。(3分)

               

            • 6.

              结合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23分)

              在进行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阶段,专家们将长江三峡工程与曾经因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上很多争议的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工程做了对比研究,认为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对三峡工程有借鉴意义,通过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阿斯旺工程出现的问题,可以在三峡工程中得到避免。

              (1)在图中长江的开发类似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其中开发核心是                     ;我们大力兴建水利工程是因为它具有            、发电、              等功能。(5分)

              (2)阿斯旺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长江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2分)

              (3)图乙中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图甲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优势条件是                                                           。(4分)

              (4)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流经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6分)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阿斯旺工程建成后对当地产生的影响。(6分)

               

            • 7.

              (13分)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市位于拉萨河谷地。

              材料一:2011年10月26日,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它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拉萨河流域图

              材料三: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下图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1)拉萨河的水源主要补给类型是            补给和              补给。(2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拉萨市产生的有利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小的是                   ;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分)

              材料四:图为拉萨市地形图。

              (4)据材料四,拉萨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呈             状,影响其空间形态的因素是                               。(3分)

              (5)拉萨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该城市规划的总原则是“城中限高,城外限宽”,下列说法正确的(      )( 2分)

              ①沿河分布地形限制,所以“限宽”     ②人口稀少无须拓展,所以“限宽”

              ③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所以“限高”     ④保持城市特殊风貌,所以“限高”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 8.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汉水河段中的沙洲和卵石滩示意图。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2)比较汉水中游两大支流南河与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4分)

              (3)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乙所示)。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4分)

              (4)指出图甲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应采取的措施。(6分)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从事耕种,创造了古埃及文明。埃及90%以上的国土是沙漠,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是沙漠中的“绿色走廊”,人口、城市和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这里。1960年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阿斯旺大坝,历时10年半,耗资近10亿美元,建成坝高

              (1)阿斯旺大坝的建设给埃及带来了哪些经济效益?(4分)

              (2)阿斯旺大坝给埃及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如果你的家乡政府计划在河流上建坝,你认为政府在决策前应做哪些工作?(2分)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该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742千米,天然落差为1578米。但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材料二:  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怒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到2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1)   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6分)

              (2)   为什么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这里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4分)

              (3)   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