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读图21,回答问题。(10分)

              图21 京津冀协同发展联系图
              (1)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简述其优势条件。
                                                                   
              (2)企业把研发和总部留在北京,主要是因为北京      (选择填空)。
              A.能源资源充足,交通条件好   
              B.文物古迹众多,旅游业发达
              C.社会协作条件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
              D.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
              (3)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实现互利共赢,请举其中一地为例说说产业转移过程中“赢”在哪里?
                                                                                        
              (4)以下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产业转移一定会造成产业移入地环境质量下降
              B.产业移出后往往会导致移出地经济的全面衰退
              C.转移方向一般是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D.产业转移应遵循市场规律,尽量减少政府干预
            • 2. 分别分析产业转移对转移企业和转入地的影响。
            • 3. 根据图文材料(图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深圳前海深港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2                                图13
               
              材料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高新技术产业区,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材料三:2012年7月3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复》。主要承担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先导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引领区等四个方面的功能,重点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等四大产业领域,沿前海湾形成特色鲜明、有机联系的商务中心片区、保税港片区、综合发展片区、滨海休闲带的“三片一带”产业布局。
              (1)珠三角地区河网密布,春末夏初,主要的水文灾害是           。(2分)
              (2)据材料二,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     市更合理(2分),原因是                                                 
                                                              。(答出2点得4分)
              (3)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合作区将规划形成以住宅、商务、现代物流为核心的功能分区,其中图13中C可能为                       (2分),主导区位因素是:
                                  (2分)
              (4)大铲湾港主要是填海工程,2017将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海港,简述分析大铲湾港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答出3点得6分)
              (5)据材料,简述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合作区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答出2点得4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该区域在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哪些方面以防止上述问题?(答出3点得6分)
               
            • 4. 读图3表示设在亚洲地区的日本企业的用人规模和企业所处自然环境。(8分)

              (1) 从图中可看出,说法最为恰当的是(   )
              A.主要设在种植园农业区         B.主要设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C.人均CDP越低,用人规模越大  D.设在天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的最多
              (2) 日本向该地区输出的工业,除“劳动密集型”以外,还有对环境         大的工业。
              (3)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5.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例如,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图7显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
               

              图7
              (1)简述珠三角地区上世纪8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2)分析韶关等地吸引工业转移的优势条件。(3分)
              (3)说明工业转移对迁出地影响。(3分)
              (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对策是什么?(4分)
            • 6. 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4分)
              (2)分析影响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的主要因素。(4分)
            • 7. 2004年,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1分)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首的大城市。
              (2)二战后,日本经过了①②两次产业转移,其国内主导产业的发展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0世纪80年代②转移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__ 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转移到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
              (4)山东省能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江苏是我们美丽可爱的家乡,读“江苏省近十年产业转移与人口迁移方向”和 “江苏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0), 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试对A、B两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比较,填写下表。
              地区
              A地区
              B地区
              气候类型
              ①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农田类型
              旱地

              主要粮食作物


              (2)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共同发展,江苏省政府积极推动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 9. 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5分)
              (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6分)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6分)
            • 10.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有关要求。(10分)

              中部地区(指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部腹地,承东又启西,照南又顾北。中部地区的每一个发展步伐的外溢效应都能惠及东部和西部……。综合分析中部地区就会发现,“中部崛起”战略具有“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如同在中部腹地安装一台强有力的发动机。
                     ——《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转折——为什么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1)“中部地区”承接东西、联系南北,南北向的铁路干线自西向东依次有焦柳线、京广线、____________和京沪线,位于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a是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近年来,很多新兴产业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海外纷纷进入A、B等城市,请分析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3分)
              (3)图示地区南部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试从资源方面分析该地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区位因素,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