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  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另外,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

              (1)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2分)

              (2)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措施。(12分)

               

            • 2.

              石漠化是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和岩溶及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山区农村薪柴比例占生活能源比重较大。图甲为贵州石漠化面积百分比,表为山区坡度与土层厚度及侵蚀状况关系,图乙为贵州某小区域农业生产布局新颖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表:  山区坡度与土层厚度及侵蚀状况关系表

              坡度

              100——15°

              15°——25°

              25°——35°

                   >35°

              有机质厚度(cm)

              20

              16

              13

              6

              土层厚度(cm)

              100

              82

              74

              <30

              土壤侵蚀量(t/k㎡a-1

              285

              3150

              11700

              >32000

              (1)依据图甲和表中信息,归纳石漠化与地形高度、坡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原因。(6分)

              (2)图乙中显示该地区发展沼气是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的重要措施。说明该地农村发展沼气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3分)

              (3)分析图乙中大力建设水利设施的原因。(4分)

               

            • 3.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 4.

              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近些年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与中亚干旱地区距离近。
              B.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全球变暖导致植被退化严重
              D.温带地区气温较高,蒸发旺盛2.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外迁人口,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育草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 5.

              三平原位于东北平原东北部,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江冲积形成的沼泽平原。三江平原的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8分)

              (1)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首先采取的措施是(1分)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2)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并建立自然保护区。简述保护沼泽地的重要意义。(3分)

              (3)停止开垦“北大荒”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4分)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分)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在我国的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植被是                   和荒漠。

              (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 7.

              下列不属于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的是(   )

              A.气候干旱
              B.多大风天气
              C.地表碎屑物质丰富
              D.经常遭受台风侵袭
            • 8.

              (8分)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发展快的原因是                                    

              (2)A地沙漠的名称是  ,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  

              (3)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9.

              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
              B.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 10.

              读“我国某区域沙漠沙地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2题。

              1.图示地区草场载畜量的分布规律是(   )

              A.西部大于东部
              B.东、西部相当
              C.东部大于西部
              D.南部大于北部2.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B、是简单的荒漠化扩张过程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主要影响荒漠化进程D、荒漠化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