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12月27日,总干渠终点北京团城湖明渠开闸进水,此后每年将有95亿立方长江水入京。如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图。


              (1)结合下表中的相关数据,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

              地区

              占全国百分比(%)

              水资源 人口

              耕地

              GDP

              北方地区

              14.7    44.4

              59.2

              43.4

              西北内陆区

              4.9     2.1

              2.6

              1.8

              南方地区

              80.4    53.5

              35.2

              54.8


              (2)南水北调对北方地区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充分发挥调入水资源的效益,防止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北方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以节约水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读“某跨流域调水工程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表现为                 ,图中所示的调水工程的名称为              ­­­。

              (2)东线方案从               调水,利用                  河输水北送。西线方案实施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                   

              (3)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的最主要的有利影响是                        ,不利影响有                         

            • 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北差异的主要成因________________。

              (2)京杭运河是南水北调东线主干道,与中线工程相比较,东线工程建设的有利之处主要______________,弊端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水北调工程给北方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态效益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社会效益主要是__________  。

            • 4.

              读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线和中线方案调水的主要目的地是          地区(西北、东北、华北、华东)。

              (2)分析调入地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3)东线方案可以利用已有运河           调水。(填名称)

              (4)南水北调工程将给北方地区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双选)

              A.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缓解生态用水紧张状况

              C.控制地下漏斗区的进一步扩大    D.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

            • 5.

              读“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塔里木盆地由于__________,水资源严重短缺。长江三角洲地处____________气候区,但近年来也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多沿河分布,其共同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此外水运便利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沿河发育的重要原因。长江三角洲已形成世界级的城市密集群,成为带动沿江经济发展的引擎。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发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塔里木盆地应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资源优势,发展_______________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长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近年来生产能力不断萎缩,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今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________农业和以服务城市为中心的__________农业。

              (4)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资源各有优势、经济互补性强。上海实施“东锭西移”战略,将附加值低的低端纺织加工业向塔里木盆地__________主产区转移,已建成运营的__________工程将缓解长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的状况。

            • 6.

              读泛珠三角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地貌形态是       ,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M、L线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路线,其中M线调配的资源是      ;L线是      工程。

              (3)云南省鲜花供应市场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        

              (4)生态保护和修复是泛珠三角经济圈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从保护珠江水环境的角度,甲、乙两地的生态保护重点分别是        、       。

              (5)由于区域差异,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向泛珠三角的其他地区转移,说出区域间的主要差异。

            • 7.

              读2004年中国能源储量分布图和能源供应稳定性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我国矿物能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2)任选一个能源稳定性弱的地区,说出提高其能源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 8. 下图中的图甲和图乙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甲             ,乙      

              (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写出两区域各自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                        

              (3)乙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4)简述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对东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

            • 9. 读下图“广东省产业转移和产业部门利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我国________经济地带。

              (2)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原料指向型→      指向型→      指向型转变。

              (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选择填空)。

              A. 土地有限,地价昂贵               B. 劳动力不足

              C. 资源短缺,能源不足             D. 交通运输落后

              (4)说出今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

            • 10.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读图“长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和西电东送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是 (    )
              A.水能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

              C.通航里程长,航运条件好            D.人口密集

              (2)长江中游地区水旱灾害频繁,夏季受______________控制时,易形成伏旱。造成图中①、②两地洪灾的人为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           加剧,入湖泥沙多;人为大规模          ,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引起下游湖泊淤积,这反映地理环境的         性特征。

              (3)为对长江流域进行开发利用与整治,长江干支流上修建了多处水利枢纽工程,这些工程可以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游、灌溉以及养殖和供水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

              (4)简述长江流域西电东送对长江下游地区社会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