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 - 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镇房价增长快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C.产业升级和转移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2.

              (28分)黔中经济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重点经济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黔中经济区略图及其部分地区景观图像(图甲)。

              材料二:黔中五市产业结构基本情况(贵阳一1、遵义一2、安顺一3、凯里一4、都匀一5)

              材料三:近五十年黔中经济区(图中阴影部分)及其附近日照变化趋势分布图(空心圆表示日照时数增加,实心圆表示日照时数减少)

               

              (1)黔中经济区所在的地形区是        ,该地形区分布有典型的        地貌。(4分)

              (2)该区域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运输,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发展该种交通运输过程中容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6分)

              (3)黔中五城市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大的是                。根据材料概括黔中五市经济结构的特点。(4分)

              (4)黔中经济区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分析发展此类工业的区位条件。(8分)

              (5)黔中经济区(图中阴影部分)及其附近地区日照的变化规律是                。简要分析导致图中东北部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 3.

              济平干渠是南水北调胶东输水干线的首段工程,自东平湖出湖闸至济南西部的小清河泺头瞳里庄闸,全长90千米,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题。

              1.济平干渠在沿线地区实施防渗衬砌措施,首次实现了大块塑薄混凝土板在渠道衬砌中的应用,渠道衬砌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B.防止渗漏损失,提高水渠利用效率和输水效率
              C.防止沿途某些地区的水土流失
              D.使水位平稳,改善航运条件2.济平干渠的建成,对沿线地区的有利影响是A.向东营市区及沿途县区补充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B.减少沿线地区的水污染C.利于东平湖雨季泄洪D.从根本上解决济南市的供水危机,改善生态环境
            • 4.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回答下列各题。

              1.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进人市场快
              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
              D.基础设施完善2.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环境改变较小    B.协作条件较好C.接近原料产地    D.地租更加便宜3.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 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坐火车去福建看海”——2013年9月26日向莆铁路(江西向塘到福建莆田)正式通车运行,该铁路是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国家l级高速铁路干线,从南昌乘坐动车去福州仅需3.5小时。

               

              材料三  江西有色金属产业,占全省工业收入的22.5%,列全国第一,主要由铜、稀土、钨等产业组成。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国家“走出去”战略号角的吹响,江西有色金属行业逐渐涉足海外。

              (1)请补绘图中18oC等温线从A点到B点的缺失部分,并解释绘制的理由。(4分)

              (2)简述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江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意义。(3分)

              (3)分析江西有色金属产业“走出去”的原因。(3分)

              (4)简析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福建近几年成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主要地区的原因。(3分)

               

            • 6.

              (22分)2014年中国将致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促进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与共同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橡胶树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喜高温、高湿、向阳、沃土,越冬低温状况是其生长    的限制因素。目前橡胶林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平原地区,我国通过育种、选择有利地形等措施,将其种植区界限大幅向北推移。天然橡胶是制造轮胎等产品的重要工业原料。我国已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的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自给率已不足20%,为此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与加工合作。图1为东盟与我国西南局部地区图,图2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模式示意图。

              (1)图1中甲国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分析该国橡胶林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图1乙山地(哀牢山)西坡的橡胶林多选择种植在阳坡的山腰部位,并放宽行距;而东坡的橡胶林则选择在北部有屏障且向南开阔的马蹄形地形中。从西坡或东坡选择其一,分析橡胶林如此布局的自然原因。(4分)

              (3)分析我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与加工合作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6分)   

              (4)说明构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模式对于东盟国家的积极影响。(6分)

               

            • 7.

              下图为某学校GIS地理小组根据有关统计资料绘制的“中国工作机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说出工作机会最多的省区的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原因。(4分)

              (2)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近年来工作机会显著增加。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3)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当地工作机会将发生怎样的结构性变化?(4分)

               

            • 8.

              (20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城镇化战略概括为十六个字,即“以工促农、以城代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出现了城乡空间重构的趋势。下图为城乡空间重构概念模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产、生活和生态角度,说明“城乡空间重构”的内涵。(6分)

              (2)分析“农田连片规模经营”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6分)

              (3)从地理的角度,阐释城乡之间产业的分工与协作。(8分)

               

            • 9.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图甲为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A为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材料二  表B为上海第一产业有关数据。图乙为该市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2000~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的基本特征。(2分)

              (2)2000~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其解决措施有哪些?(3分)

              (3)2000~2009年上海农业产值             (变化),农业人口             (变化),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 10.

              (10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6分)

              (2)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