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该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

              (2)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诸多困难,原因有哪些?(3分)

               

            • 2.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其发展条件有哪些?(5分)

              (2)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对策?(6分)

               

            • 3.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

              (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2分)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1分)

              A.地势平坦开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4分)

               (4)填写下表,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3分)

              限制性因素

               

               

               

               

            • 4.

              (22分)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产在蚌类等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珍珠贝生活的水域水质清洁,透明度不低于2米,水温在15~30度之间,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 

              甲国(左图)因盛产天然海水珍珠而久负盛名。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业曾经是甲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2007年该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珍珠会议,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

              (1)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甲国盛产天然海水珍珠的有利条件。(8分)

              (2)20世纪60年代以后,甲国的支柱产业转变为什么?该产业的兴起对甲国的采珠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试分析其原因。(8分)

              (3)对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尝试提出你的建议。(6分)

               

            • 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4分)

              正大集团是泰籍华人创办的知名跨国企业,公司以农业起步,形成了由种子改良——种植业——饲料业——养殖业——农牧产品加工、食品销售、进出口贸易等组成的完整现代农牧产业链,成为世界现代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典范。 1980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正大集团率先进入中国投资,在深圳创办了一个现代化的饲料养鸡场——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现在的正大集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牧工商一体经营公司,跻身世界500强大企业行列。

              (1)当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哪些区位优势吸引了正大集团率先在这里投资?(6分)

              (2)将下列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4分)

              ①工业化    ②“三来一补”企业大量涌现    ③对外开放    ④城市化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许多外资企业纷纷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全国其他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州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劣势? (4分)

               

            • 6.

              (22分)我国在黄河三角洲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该生态经济区包括山东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4)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寿光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是我国冬季蔬菜大栩生产的发源地.该地蔬菜大棚排风口通常设于东、西两侧。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同比增长图

              (1)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现象较突出,其自然原因有       ; ( 4 分);人为原因是         ( 4 分)

              (2)分析塑料薄膜大棚具有保温作用的原理和寿光大棚排风口不设南、北两侧的原因。 ( 6 分)

              (3)据材料三,描述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该时段内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4分)

              (4)试分析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应如何加强区内、区外的联系与合作。( 8 分)

               

            • 7.

              读图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资料:近年来,随着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等跨国公司的迁入,天津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与此同时,天津市的部分产业逐步向山东省德州市等地迁出。产业的迁入与迁出,有效带动了天津市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1)分析天津市承接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2)天津市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适合向山东省德州市转移的有          (选择填空)。

              A.海洋化工产业                       B.汽车零部件产业 

              C.文化创意产业                       D.装备制造业

              (3)天津市和山东省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形成产业聚集区。指出两地聚集的有利影响。

              (4)说出产业转移对德州市地理环境的有哪些影响?

               

            • 8.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 简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分)

               (2) 读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5分)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山西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为了建成全国性的能源基地,山西省做出了多条努力措施,为了减少污染,扩大经济效益,凭借自身优势,构筑多条产业链,加强煤炭的加工和转化。

              (1)山西省结合全区                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产业链是                            。(3分)

              (2)山西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2分)

              (3)山西省电力投资比重接近了煤炭投资,有何优点?(2分)

              (4)山西省一直是我国的煤炭大省,却没能成为经济强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 10.

              (10分)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空间分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产业转移渐成常态。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图甲为我国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图乙为A经济圈某农庄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材料二  B经济圈内某省2008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据图甲,概括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3分)

              (2)据图乙,列举四项该农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分)

              (3)从材料二中看出,与中部和北部地区相比,该省南部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点?(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