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面甲、乙两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据图简述乙国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
              (2)甲国的气温年较差比乙国的        ,请分析其原因。(5分)
              (3)说出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对比由补给类型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8分)
            • 2.
              读中国两区域图(图16和图17),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东北三江平原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粮食商品率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A.工业化水平高  B.农业科技水平高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
              (2)东北三江平原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选择填空)。
              A.加快农业技术应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B.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再建设农业基础设施
              C.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开垦草地、湿地和荒地
              D.大力退耕还林还草,降低粮食产量和商品率
              表2 黑、吉、粤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2002年
              2006年
              2008年









              人均耕地面积(Km2
              0.31
              0.21
              0.04
              0.31
              0.20
              0.03
              0.31
              0.20
              0.03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Km2
              4916
              5872
              5353
              5377
              7066
              5177
              5454
              7352
              5100
              (3)根据表2资料,描述黑、吉、粤三省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4)黑、吉两省单位面积谷物产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选择填空)。
              A.改良品种,发展灌溉               B.彻底改变以小麦为主的作物种类
              C.增施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            D.粮食仓储能力不断提高
              (5)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的不断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图18),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播种面积扩大 

              2010年7月下旬以来,吉林省连续遭遇3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全省共有7个市、自治州、13个县降雨强度创下历史纪录,造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
              (6)此次洪涝灾害产生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选择填空)。
              A.降水量异常大,降水强度大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支流多,汇水多                  D.水利工程年久失修
            • 3.
              读下面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     地区,其根据生产条件,划分成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4分)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以上的     图。(1分)
              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双选) (  )(2分)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B.丰富的矿产资源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3)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南和云南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3分)
            • 4.
              图1为中亚区域图,图2为甲湖水位变化情况(a、b、c表示不同季节的水位),读图回答(16分)

              图1                           图2
              (1)影响甲湖水位季节变化的首要因素是     ,表示甲湖夏季水位的字母是   ,甲湖中地势最和缓的      处(填数字)。(3分)
              (2)比较乙地和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4分)
              (3)说明乙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6分)
              (4)说出甲湖近年来面积萎缩的原因。(3分)
            • 5.
              2004年,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1分)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首的大城市。
              (2)二战后,日本经过了①②两次产业转移,其国内主导产业的发展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0世纪80年代②转移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__ 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转移到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
              (4)山东省能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10分)甲、乙两国历史悠久,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描述A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2)乙国B地区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 7.
              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图,回答:(11分)

              (1)写出上图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数码所代表的左图中经济发展核心城市的名称:
              M         ,N          
              (2)沿海经济地带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它包括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写出工业基地②③的名称:②         ③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是从沿海向       地区推进,同时积极 向     拓展。
              (4)沿海经济地带能源缺乏,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会大力发展风能等新能源,请你用我们已学知识解释该地发展风能发电的区位因素(4分)
            • 8.
              读“日本国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日本国略图
              (1)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           边界,所以多火山地震。
              (2)图中B岛屿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较多,主要原因是______                        
                                                                                         
              (3)日本四大岛中,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寒流与          暖流相汇造成的。
              (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   __和                沿岸.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 9.
              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 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__;图中C是指三大江河中的___。(4分)
              (2) 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6分)
              (3) 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12分)
            • 10.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5分)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5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