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先富起来的区域,它们被称为中国经济的三个增长极。近年来,以武汉为核心的中部地区、以沈阳为核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成渝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和以广西沿海为中心的北部湾经济区,谁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 “第四极”一直存在争议。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沿海地区作为一个经济区来统筹开发,并将其建设成为“重要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区”。
              材料二
              北部湾经济区主要发展指标。
              (1)北部湾经济区地跨我国的_____和______经济发展带;是我国______地区唯一的出海口;是促进我国与亚洲的_______地区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
              (2)北部湾经济区将可能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第四极”,试指出北部湾经济区较其他三个经济区在经济发展上具有的明显区位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化大型钢铁、石化和造纸工业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工业规划中未来主要发展的部门。试分析本地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和造纸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阿拉山口进入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干线全长4895千米,总投资约1420亿元,西段于2009年12月31日16时建成投产,计划于2011年前全线贯通。
              材料二  图为某区域能源调配图 
              (1)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电力构成以 ________电为主,_______电为辅。
              (2)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优质的晋煤,主要原因是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实行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不包括______________
              A.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B.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均
              C.矿产资源在区域间的不可流动性
              D.管道是流体的最佳运输方式
              (4)“西气东输二线”的实施对广州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略图
              材料二:两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由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晋陕豫三省边缘“黄河金三角区域”(图2阴影区域)。区域内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氧化铝产能610万吨,约占全国的35%,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
              材料四:铝工业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三大领域,其中尤以电解铝能耗为最。1吨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622度,相当于3.2吨标准煤;炼1吨铝综合能耗为9.6吨标准煤。因此,按9.6吨标准煤/吨铝计算,排放二氧化碳21.8吨、碳5.8吨。
              (1)石家庄与太原两城市纬度相仿、距离相邻,但气候差异比较大。两城市中全年各月气温偏低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金三角区域”苹果种植面积近700万亩,年产苹果700余万吨,是世界苹果主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优生区。简述该区域苹果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交通运输的制约,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发展。请提出三条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区域大力发展炼铝工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会加剧全球的_______________效应。试从资源、能源和交通运输方面简析“黄河金三角区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福建省地图”、右图“泉州市地图”。
              (1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粤、赣三省部分地区,其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目前台资企业占福建外资企业总数的21%,投资总额达86.05亿美元。
              (2)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右图,简述泉州市晋江径流流量大,季节变化显著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左下图)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右下图)。
              材料三:
                  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塔里木河水被大量抽取,引发罗布泊消失。在乌鲁木齐召开的“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为推动这项工程出谋划策。为本次峰会做总结演讲的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宝印表示“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渤海距浑善达克沙地只有400多公里,地理位置非常接近。”据悉,浑善达克沙地是对北京气候构成严重危害的最近沙漠之一。渤海湾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大陆河流注入,含盐量相对较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渤海成为不二选择。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l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度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拼入屡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如下图所示:
              (1)据图说明喀什所在地区和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各答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发展,喀什城市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试分析这将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任答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水西调工程提出以来,引发社会对此的强烈关注,有人支持,但也有人抱有怀疑和忧虑,你是否支持这项工程?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州(23.1°N,113.4°E),广东省的省会,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全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843.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米。全市人口2420万人(2009年末),是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华南地区第一大城市,华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2009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到9112.76亿元。2010年亚洲体育盛事——第16届亚洲运动会即将在广州举行。
              材料二:
              广州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试分析广州市的形成和发展和其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广州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与“长江三角”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玺济增长快,投资环境佳的两个区域。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略图

              (1)两个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对外开放,分析“珠三角”发展经济特区经济政策
                  制定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2)自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但近年来该地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目前,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材料四: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在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已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

              (3)材料三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弱化”是指?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转移:这种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影响分别有
                  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就如何实现珠江三角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您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1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
            读图、表回答问题。


            (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
                气团运动的方向)。
            (3)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
                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1,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
                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
            资料1:
            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
            资料2:
                G省地处云贵高原,图1和表2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图1、表2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图1  G省不同高程带人口密度与海拔高度相关性比较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根据图1,在_______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_______m的区间。
            (2)根据表2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土地开垦过度
            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降水丰富
            D.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
            (3)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云贵高原B.珠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D.山东丘陵
            (4)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下列几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现在的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随着1999年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贯通、2004年喀什航空口岸开放和喀什至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通航,喀什一跃成为中国进入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国际大道、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战略地位更显突出。同时,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我国先后设立六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喀什。
            材料三:
                下图是喀什所在地区规划中、建设中和已建成的部分交通线图。虚线表示规划中的交通线,实线表示建设中和已建成的交通线。有人形容说,俯瞰新疆交通图,可以看到一条西延至阿拉山口出国境的铁路和一条起于吐鲁番向西南蜿蜒至喀什的钢铁大动脉,在160万平方千米的新疆大地上画出了一个曲折的“人”字。2010年11月6日喀和铁路(喀什至和田)全线铺通。
            (1)喀什所在省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_,该作物在此生长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喀什所在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为实现绿化工程规模化,优化绿化景观效果,喀什机场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机械来回穿梭,整土、人工挖穴,栽种白蜡树,构成冬季绿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请说明喀什机场利用冬季绿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喀什经济特区和其他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试分析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所说的“人”字是由________铁路和________铁路线构成的。如果喀和铁路继续延伸修建到拉萨,会和________铁路交会。除铁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这一因素的影响外,试分析珠江三角洲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喀什所在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