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1年11月11日晚,第26届东南亚运动会在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省首府巨港的惹卡巴林体育场隆重开幕。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入下表中。(5分)

              (2)简述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 (3分)
              (3)分析苏门答腊岛东部多沼泽的原因。(4分)
            • 2.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沙丘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D处为石灰岩,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地貌。南方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为何地表易缺水?
              (5)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等。
            •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北疆的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海拔最低处,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处。艾比湖平均水深仅1.4米,约2/3水域面积水深小于1米,最深处不足3米。图a示意艾比湖流域示意图,图b示意艾比湖周边示意图,图c为艾比湖旁边的晒盐田。

              图c

               
              图b
               

              (1)简述艾比湖面积缩减速度快的原因。(6分)
              (2)分析b、k两河河口三角洲位置自1966年至今的变化趋势。(12分)
              (3)分析艾比湖建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 4.
              (14分)红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泽艳红、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些年来渭北黄土高原区形成了红地球葡萄专业产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内外力作用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其发展耕作业的不利条件。(6分)
              (2)简析渭北高原地区红地球葡萄种植的有利地形和气候条件。(4分)
              (3)渭北高原地形破碎,起伏大,分析过度扩大葡萄种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4分)
            • 5.
              选作题(10分 )【自然灾害】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写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形式。(6分)
              (2)分析说明A处分布有北温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原因。(4分)
            • 6.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该河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空气湿润,冬春少雨,气候干燥,是辽宁省干旱地区之一,素有十年九旱之称。该河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较

              (1)推测图示范围大凌河水文特征。(8分)
              (2)描述团包山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
              (3)石村和角村相比较,试分析石村的布局优势。(8分)
            • 7.
              读下列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小题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A处地质构造为      ,它是良好的储   构造,其地形成因是                                  
              小题2: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在其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以转化为②处的      岩。
              小题3:图中B处的地质构造为    ,此处容易形成的地质灾害是    ,这种地质灾害又能促使          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小题4:②处地层中常常含有丰富的             等矿产资源,其所在海域内还可开发的海洋资源类型有                                        (至少写2种)。
              小题5:图中所示的M、N两个专属经济区的范围中,    是正确的,在专属经济区,该国享有             的主权
            • 8.
              (36分)读中南半岛部分地区略图和乙丙两地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图示地区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貌的原因。(10分)
              (2)简述甲地区密布的河网所发挥的主要作用。(8分)
              (3)比较乙丙两地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4)简述图示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产业?(10分)
            • 9. 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近海发生里氏9.0级地震,此后接踵而至的海啸和核泄漏危机使这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
              材料2:北京时间2011年9月18日20时40分,在印度锡金邦发生里氏6.8级地震,邻国尼泊尔、不丹以及中国西藏均有震感。西藏有7人遇难,1300多人无家可归。
              材料3:下图为两区域示意图。
               
              (1)图示两区域都是地震多发地区,且地热资源丰富,试分析其原因。
              (2)简述日本冬、夏两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
              (3)日本核电比重约占其能源消费结构的30%,水电约占其能源消费结构的35%,而印度火电比重约占65%,试分析日本和印度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4)印度不仅地震多发,同时旱涝灾害频发,请用所学知识分析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 10.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图表示的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
              (2)B 图是          地貌,往往形成于                                地区;近年由于人类                           、                        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 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 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               ,判断理由                     、                                 ;图上的地质构造是               ,判断理由是                                  ;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