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图示a、b、c、d洋流构成了         (副热带或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2)a、c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c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            作用;图中d洋流是由                  驱动形成(风带名称)。

              (3)若某油轮在甲处海域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原油可能随洋流向         (方向)扩散;

              (4)若图示洋流模式存在于大西洋中,则洋流a为                  ;

              (5)若图示洋流模式存在于太平洋中,则洋流c为                  ;

              洋流a与                  (洋流名称)交汇形成                  渔场;

              (6)若驱动洋流b的风带控制地中海地区,则此季节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 2.

              我国现有城市中约1/2的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约占1/6,每日缺水达1600万吨,乙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湿润区和河流入海口,但仍有严重的缺水问题。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丙图所示地区经常出现“咸潮”,导致城市供水出现暂时性短缺。读我国沿海缺水城市集中分布地区图,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图15

               

               

              (1)试分析乙地区城市缺水的人为原因。(6分)

              (2)根据所掌握的地球上水的有关知识,试分别从年份、季节、日期角度,指出丙图所示地哪些时候“咸潮”最为严重。(6分)

               

            • 3.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水带地区也时常受到水资源紧张困扰,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经济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三:无锡地区2010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 ℃,比往年高2.5 ℃;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 ℃,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3)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4)有关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地区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

               

            • 5.

              地下水供水比例指地下水供水量与总供水量的比值。下图示意2000-2009年北京市供水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2000年后地下水供水比例的变化及其原因。(6分)

              (2)说明北京大量开采地下水带来的后果及应采取的措箍。(9分)

               

            • 6.

              (30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流域图和埃及旅游交通图。

              尼罗河流域图

              埃及旅游交通图

              材料二:地理学家发现,尼罗河口附近海域有腐殖质(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的沉积层。如下图所示。

               

              (1)分析青尼罗河的流量特点。(10分)

              (2)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试分析原因。(6分)

              (3)联系上题简述腐殖质含量很高的沉积层形成过程。(6分)

              (4)旅游业是埃及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根据材料分析埃及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8分)

               

            • 7.

              ( 6O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是中华丈明的发祥地,也甘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丈化中心。

              材料一    宋代曾经广泛推行“风闻奏事”的制度,负责监察的谏官可以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文献通考》云:“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此例一开,台谏官员与执政大臣势如水火。清代雍正帝曾颁布上谕,允许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根据“风闻”有密折奏事权力,这样皇帝对台谏官员在政治信息上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据统计,和雍正元年相比,雍正七年京师廷臣的折奏数量大大降低,占折奏数量最大的是地方督抚,达到70%以上。这说明皇帝依靠奏折所获取政治信息的重点是地方各省,而在以往能够把地方情形上报中央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的台谏官员。

              蒋洲为山西布政使,执掌全省财政大权,期间,滥用库银,逢迎结纳,大肆挥霍,造成巨万库银亏空。赴新任时把亏空银两分摊给山西全省各府州县属员,不足部分由侵卖木植补充,被新任巡抚塔永宁奏以风闻:“臣由陕西起程赴任途次即闻得升任布政使蒋洲亏空库项,… …后细加体访,… …知蒋洲实在亏空库银二万余两。”乾隆帝即着刑部尚书刘统勋查办此案。经多方查证,蒋洲亏缺一万二千两白银,透支养廉银三千余两,侵吞工程银二千余两,结果蒋洲被处死。              ——根据 《中国古代监察创度》整理

              材料二  下图为山西省和陕西省示意图及汾河河津水文站1950~2010年年累计径流量和年累计输沙量的变化示意图(年累计径流量和年累计输沙量为多年径流量和愉输沙量之和)。

              (1)材料一中塔永宁自陕西省会西安前往山西省会太原,其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平原和        谷地,并简述两地形区的形成的共同原因。( 8 分)

              (2)汾河流城在1971——2010 年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指出 1971——2010 年河津水文站年输沙量和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2 分)

               

            • 8.

              图1为某区域的水系分布图。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1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2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单位:m),下表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问题。(12分)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1)描述M地的地形和气候特征。(4分)

              (2)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

              (3)若M区域及其周围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N湖泊产生什么不利影响?(4分)

               

            • 9.

              读乍得湖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2分)

              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 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1)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3分)

              (2)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的原因。(4分)

              (3)根据图丙,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发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10分)

              (4)面对严峻现实,沿湖国家计划从刚果河调水补充乍得湖。说明从刚果河调水的主要理由。(5分)

               

            • 10.

              2010年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经研究确定,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各省区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2)图中水资源拥有量<10万m3/km2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沿海的省区是________。

              (3)图中所示三条河流中,流域内水资源拥有量最少的是________,该河流流域内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________。目前该流域面临严峻的水危机,其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区域开发的原理,你认为上题所述该流域水资源开发机构可进行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