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在旧金山和夏威夷之间的广阔的太平洋水域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这座垃圾岛一直在“茁壮成长”。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座“岛屿”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要彻底清除这些垃圾,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 2. 自 1996年 6月 1日起,我国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在南海海域不得有任何渔船作业,选择在这两个月休渔的原因是(  )
              A.这一时期是台风多发时期,为了确保渔民安全
              B.这一时期海水温度高,蒸发强,海水盐度大,鱼类少
              C.这一时段南海幼鱼比例最大,为了保护渔业资源
              D.这一时段赤潮多发,海水受污染强,鱼类含毒素最多
            • 3.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11~12题。

            • 4.

              读下图,完成25-27题



            • 5. 长江口附近海域是我国大面积赤潮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该海域赤潮高发期一般出现在(  )
              A.11月~次年1月
              B.2月~4月
              C.5月~7月
              D.8月~10月
            • 6. 不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因素有( )
              A.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
              B.施入农田的杀虫剂
              C.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D.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
            • 7. 材料:在旧金山和夏威夷之间的广阔的太平洋水域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这座垃圾岛一直在“茁壮成长”。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座“岛屿”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要彻底清除这些垃圾,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大洋上的“垃圾岛”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A.海洋动物吞食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
              B.改变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
              C.严重阻碍海上船只航行
              D.增加海洋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
            • 8. 沿海核电站污染近海水域,因为它向海洋排放(       )
              A.重金属
              B.废气
              C.粉尘
              D.热水
            • 9. 下列关于海洋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海岸线比较短,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最轻的国家
              B.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寒潮灾害等都是海洋自然灾害
              C.由海水挠动或状态骤变而引发的灾害如:风暴潮、海冰、海底地震等
              D.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自然灾害
            • 10.

               渤海古称沧海,又因地处北方,也有北海之称,黄河、滦河、辽河等多条河流注入渤海,一直以来海域面积变化较小,20世纪80年代以来渤海海域面积缩减了1.87%,今年“两会”有代表建议要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渤海海涂和海域面积,划定保护红线,据此完成下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