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 我国甲、乙两省的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2 甲、乙两省2008年有关旅游发展的数据统计表
              省份
              旅游总收入(亿元)
              入境游客(万人次)
              国内游客(亿人次)

              1088
              70
              1.75

              2250
              540
              2.09
              (1)每年夏季乙省有大量游客前往甲省旅游,分析其原因。(4分)
              (2)简述甲省旅游收入明显低于乙省的原因。(6分)
            • 2.
              (10分)下图表示我国的亚洲人境游客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状况示意图。图中目的地之间的连线表示旅游流量,线越粗,表示流量越大;线越细,表示流量越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概括我国的亚洲人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北京成为人境旅游集散地的主要原因。(10分)
            • 3.
              (10分)【地理—旅游地理】下图所示的“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该景观大道大致分布在30°N附近,是一条带状景观长廊。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图简要说明这条景观大道附近的旅游资源的类型。(2分)
              (2)简析该沿线旅游资源东、西部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下图)。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形)景观。景区海拔2000到4700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

              (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4分)
              (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
            • 5.
              (10分)【旅游地理】材料一 沙湖,南距银川市56公里,总面积8.2平方千米,沙漠面积12.7平方千米。是一处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的著名景区,是国家35个旅游王牌景点这一,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景区。
              材料二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园林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下图是“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示意图”。

              沙湖旅游区经过二十年的开发,每年旅游人数大增,但每年到沙湖旅游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远低于杭州西湖。试分析原因。
            • 6.
              [旅游地理](10分)
              材料一: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它与大部分比邻的国家有着宗教、语言、地理上相当程度的关联,领土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
              材料二:喀布尔是阿富汗的首都,它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名城,1773年以后,成为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在信德语中是“贸易中枢”的意思。市内多宫殿,较为著名的有古尔罕纳宫、迪尔库沙宫等。城市周围的山坡上,古塔、古墓、古堡以及伊斯兰教堂、寺庙比比皆是。
              材料三:该国等高线地形图。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该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 7.
              (10分)【旅游地理】
              读黑龙江旅游景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去该图最北侧的景点旅游,应选择的最佳时间是      季节。(2分)
              (2)试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角度分析图示地区发展旅游的优势。(8分)
            • 8.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地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小题1:图中旅游地有不同的旅游特色,如南京的旅游特色为“历史文化游”。请依此列举下列旅游地的旅游特色。
              杭州                               ;上海                            
              属于“水乡风情游”旅游特色的旅游地有                                   
              属于“佛教名胜游”旅游特色的旅游地有                                 
              小题2:写一段关于长江三角洲旅游开发的短文(50~100字以内),要求把下列短句用上。
              A.调研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B.挖掘一批当地的特色产品开发为旅游商品
              C.建设一新的旅游景点与旅游设施D.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需求
                                                                                     
              小题3: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一个旅游点或旅游区环境不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其环境空间所能接纳的游客数量。简述长三角地区提高旅游环境容量,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9.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地质公园之一——黄山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以“四绝”名扬天下。
              黄山属花岗岩峰林景观。在距今约1.4亿年前,地下炽热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在距今6500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又发生了较强烈的隆升。  
              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这里的花岗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奇峰耸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72座),怪石千姿百态,由此而成了黄山雄峻瑰奇的美景。
              黄山多云海,每当雨过天晴,或在日出前后,山谷中就雾起云腾,铺天盖地而来。
              材料二
              黄山旅游景观有:“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凇”之变化。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形成黄山奇峰异石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2分)
              (2)请从水汽凝结条件的角度,简要分析黄山云雾多出现在雨过天晴之时或日出前后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欣赏该旅游资源最主要的要领是什么?并简述黄山雾凇的成因。(4分)
              (4)在黄山旅游线路上修建了多条登山索道,试对这一工程的结果作出评价。(3分)
            • 10.
              旅游地理

              (1)简要说明三个省区发展旅游业的共性优势条件。(7分)
              (2)分别列举上述三个省区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