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图4为我国某类古典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

              (1)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湖、池、泉等丰富多样的水景是该区域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
              (3)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图4所示区域自然条件对该地古典园林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某省景区平均海拔4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如图为该景区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 3.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除港澳台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共拥有优秀旅游城市400个左右.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我国优秀旅旅游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2)据图分析影响省级行政单位拥有优秀旅游城市多寡的主要因素,概述争创优秀旅游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
            • 4. (2014•资阳模拟)读韩国简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9月14日起,韩国各政府部门相继从首尔迁往新的行政首都世宗市.韩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将世宗市建设成一个具备尖端科学研究基地、尖端绿色产业、一流大学、能吸引全球投资的新型绿色城市.
              材料二:济州岛(东经126°08′~126°58′,北纬32°06′~33°00′)是韩国最大岛屿,风光秀丽,有“东方的夏威夷”之称.气候冬季干燥多风,夏季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夏季最高气温33.5℃,冬季最低气温1℃.济州市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585毫米,夏季约占43%.有丰富的地质景观,数以百计的丘陵、滨海的瀑布、悬崖和熔岩隧道闻名遐迩.四季有不同的色调,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有“三多”(石多、风多、美女多);“三无”(无小偷、无大门、无乞丐);“三宝”(美丽的自然、民俗和传统工艺).有多条航空和航海线联系岛外,岛内交通非常发达.
              (1)据地图指出韩国重要城市群的分布特点,说明其形成原因.
              (2)简述行政首都的搬迁对首尔和世宗市的突出影响.
              (3)据材料分析济州岛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4)几名中国中学生准备到济州岛旅游,有人赞成暑假去,有人不赞成.请结合材料二说明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 5. (2014•钟祥市校级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拉萨河谷宽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北京3-4℃,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北京10-11℃,因而气候更加冷暖宜人.拉萨河谷的大气含氧量约为海平面的65%,外来人员总因高原缺氧而产生心理畏惧.拉萨河水资源为105亿立方米,浇灌着河谷26万亩良田沃土,粮食年产量超过9万吨,农区的人均占有粮883公斤,是西藏三大粮仓之一.
              材料二:据了解,从2013至2022年,拉萨市将在拉萨河谷规划用10年时间造林绿化河谷及两岸山体,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材料三:拉萨河谷位置(如图所示)
              (1)分析拉萨的气候与北京比更加冷暖宜人原因.
              (2)指出拉萨河谷造林绿化项目的环境意义.
              (3)有人提出将拉萨打造成避暑的旅游城市,也有网友对此表示吐槽.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从自然条件上说明网友吐槽的理由?
            • 6.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进行了第30次科学考察.科考船从上海出发,经过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两个港口,首次完成环南极航行.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雪龙”号从上海到弗里曼特尔所经过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2)指出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分析其共同的形成条件;
              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竣工
              (3)指出长城站和泰山站在位置上的主要差异;
              南极地区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陆地绝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气候终年酷寒;
              (4)分析南极地区气候终年酷寒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到南极地区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5)说出南极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材料二甲地区(西安及周边地区)地形图1.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先后有13个朝代或政权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

              (1)比较图1中Ⅰ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外力作用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
              (2)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3)据图说明历代政权在西安建都的有利自然条件.
              (4)根据晋陕内蒙古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简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 8.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向西经陇海、兰新线,北疆铁路,由阿拉山口出境,西止荷兰鹿特丹港,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在新疆境内的铁路基本上是沿吐鲁番一哈密盆地和天山北麓冲积一洪积平原地区延伸.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局部图,如图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准噶尔盆地地理位置特征及塑造盆地内部典型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
              (2)描述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依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4)从工程建设角度分析新疆境内亚欧大陆桥沿山麓平原和绿洲修建的原因.
              (5)图所示区域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说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并并比较乌鲁木齐和哈密旅游接待能力的差异.
            • 9. (2012•海淀区一模)读陕北地区图(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对比古长城两侧的地势差异.
              (2)说出图中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耐旱杂粮是陕北地区传统的农作物,广种薄收式的经营方式,不仅使农民的经济收益低,而且使该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陕北地区兼顾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建立一批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3)简述陕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陕北地区是国家批准的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该地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基地、西气东输基地、大型煤化工基地、大型商品煤基地.
              (4)简述陕北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条件,并说出当地能源对外输送的主要方式.
              陕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包括:长城文化、黄河、草原、黄土梁峁、淤地坝、土窑洞、信天游、革命纪念地等.随着陕北地区铁路、高速公路、飞机场的陆续建成,旅游业发展迅速,正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地区之一.
              (5)概括陕北地区成为重要旅游地的优势条件.
            • 1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