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10为某地区城市发展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10

              (1)1950年-2010年,该地区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分区日益完善,这种变化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__过程。 

              (2)从自然条件看,该地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哪些有利条件? 

              (3)结合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区电子工业布局的优势区位条件。 

            • 2. (2014•宜昌模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26日17时20分许,深圳福田区商报东路景洲大厦小区过道发生地陷,路面出现直径5米的大坑,约四层楼深.一名保安掉入坑中,被救出后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地2米远处是深圳报业集团的一在建工地.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中国国际气候变化论坛将于10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绿色发展:政策
              与行动”。
              材料二下图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图。
              材料三下表为2010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人口统计表(单位:亿人)。
              国家美国巴西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墨西哥
              人口
              3.1
              1.93
              1.4
              1.27
              13.41
              12.15
              2.34
              1.66
              1.64
              1.08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写出下列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国家中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是哪个国家?该国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应采取
              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测量发现,按近20年二氧化碳排放平均速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应增加29.95%;
              但实际只增加了0.03%,简述其原因并提出可以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到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读图,回答1-3题。

              1.歌词中的小村庄从形成与发展的最佳区位来说,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下列经过或位于山西省的山脉和河流,自西向东排序正确的是
              [     ]

              A.黄河、吕梁山、汾河、太行山          
              B.汾河、黄河、太行山、吕梁山
              C.吕梁山、黄河、汾河、太行山          
              D.黄河、汾河、太行册、吕梁山
              3.图中河流沿岸难以见到的景观是
              [     ]

              A.春季梨花绽放      
              B.夏季麦浪翻滚    
              C.秋季棉花丰收    
              D.冬季冰坝阻流
            • 5.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方式之一。下图是浙江省某城市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学校周边地区实地考察后绘制的某城所在地区聚落的分布特征图。据此回答问题。
              (1)请你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征,并判断该城镇的空间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A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结合上图比较分析A城市往a、b两个方向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在B、C、D三处规划水泥厂、印染厂、大学城。你会选择在哪一处建大学城?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城两部丘陵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明矾矿,该小组在附近的矿区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采矿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请你用整体性的原理分析露天矿开采对矿区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图甲至图丁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甲时期到图丁时期的变化过程(图甲时期到图丁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中游)。据此回答1~4题。
               

              1、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
              3、若图示地区河流的河床横向剖面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关于河流位置和河流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北半球,自北向南流②北半球,自南向北流③南半球,自南向北流④南半球,自北向南流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河流冲积平原能为聚落布局提供多方面有利条件,其有利条件包括①提供生活用水②作为交通运输通道③提供肥沃的土壤④提供水能(水电)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截止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为1.07%。男女性别比(以女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74。各年龄段比重如下:0—14岁:22.89%;15—64岁:70.15%;65岁及以上:6.9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6.09%。
                                                                                                                      ——摘编自《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
                  截止2010年11月1日0时,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为0.57%。男女性别比为105.20。各年龄段比重如下:0—14岁:16.60%;15—64岁:74.53%;65岁及以上:8.87%。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
                                                                                                                      ——摘编自《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最近十几年里,上海市区的供水地由A地扩大至A、B、C三地。
              材料四: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许多船队在长江口附近私自采砂,近十年更是愈演愈烈,在长江口附近的无序采砂船数以千计,虽经政府多次打击,收效并不明显,为此上海将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出台相关政策。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十年来人口变化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海市区供水地不断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崇明岛上村落和城镇分布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从地理角度分析长江口无序采砂屡禁不止的原因及无序采砂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厦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未有官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攻位于油”(納:河 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都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了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则人杰。
              材料二: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图(如下图)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讷位”布局
                  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房屋为什么多坐北朝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上海及英国伦敦等一些港
                  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材料一:风水学是中国古文化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积极意义是引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选择一处适合生存的环境。古代将河流的凸岸称为讷位。
              材料二:某河流分布图(图一)
              材料三:弯道水速示意图(图二)
              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1—2题。
              1、图一中最适宜古代人建筑居住场所的是
              [     ]

              A.acd
              B.abc
              C.bcd
              D.abd
              2、从现代角度看,图二中最适宜建筑港口的是
              [     ]

              A.a
              B.b
              C.c
              D.d
            • 10. 读“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古文明发源地示意图
              材料二:
                  6000年前,古巴比伦的苏美尔人选择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美索不迭米亚平原上建造了乌尔城,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诞生。古城市除中央土台外,还保留着大量耕地。房屋密集排列,街宽仅3米左右……
              (1)说明图示地区成为古老文明发源地的共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乌尔城的形成区位及街宽仅3米左右的原因搭配正确的是_______(填代号)。
              A.军事家族团结B.河流阻挡暴晒的烈日C.宗教方便往来D.交通河流水源
              (3)说明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分析2010年夏季巴基斯坦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