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

                 材料二 拉各斯由大陆部分和多个小岛组成,是尼日利亚目前最大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工业、金融和物流中心,许多大型榨油厂、可可加工厂、纺织、化工用品、造船、车辆修配、金属工具、造纸、据木等企业在此集聚。下图为尼日利亚、拉各斯区域图及拉各斯降水量统计图。

              (4)据图简述拉各斯城区分布的特点。

            • 2.

              材料一︰舟山,中国环太平洋经济圈桥头堡,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进一步发挥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舟山群岛新区将建成中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中国海洋海岛科学保护开发示范区、中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中国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材料二︰下图为舟山群岛新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发展的优势条件。

              2.分析该新区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3.目前海洋经济占到了舟山群岛新区经济总量的2/3,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方向。

            • 3.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2004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左图为“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

              右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杭州是该地区的重要城市。


              (1)根据左图,杭州在1964年(二普)之前和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分别说明其直接原因。

              (2)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 4.

              31、图示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②在E、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

            • 5.

              澜沧江流域位于板块交界处,活动断层多,地形起伏剧烈,水电开发程度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澜沧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

              (1)澜沧江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流域内城镇最集中分布的省区简称是____________。

              (2)澜沧江流域狭窄,其影响因素最主要是            ;形成流域内深切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澜沧江流域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小的坡向是            ;两类居民点相比,更趋向选择在采光较好方向分布的是            级居民点。

            • 6.

              图为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7题 。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 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成因的差异。

              (3)据材料二,从聚落规模、聚落发展两个角度比较丙、丁聚落,并分析原因。

            • 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

                A.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B.河流水量更大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森林破坏      B.地面沉降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4)图示绿洲地区易出现次生盐渍化的原因?

            • 9. 读下面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4分)

                                  

                    材料一:武汉市城区图                                                材料二: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材料三: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⑴结合材料一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4分)

              ⑵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人口迁出省的特征?(2分)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2分)

              ⑶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6分)

            • 10.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示的山麓河谷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该地区种植番茄的农业生产限制性因素是    。(2分)

              (2)A城镇分布有“农夫果园”番茄榨汁企业,分析影响该企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6分)

              (3)描述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