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南水北调”工程有东、中、西三条线路,最先启动的是东线,其原因是

              A.东线水可以自流,减少工程量
              B.东部水质明显优于中、西线
              C.东线有可利用的河道,工程量较小
              D.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京杭运河的运输能力
            • 2.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干线全长4 859 km,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7 000 km。下图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中国西气东输线路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中国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2分)

              (2)简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中国产生的有利影响。(4分)

              (3)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的这条天然气管道,穿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4)比较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2分)

              A.两线输气终点均为能源紧缺地区

              B.两线均经过季风气候区

              C.两条线路设备投资大,但运输连续性强

              D.两线建设不可能破坏沿线生态

               

            • 3.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读图10.1,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西起        盆地的油气田,东到B        市,D处的          盆地、E处的          盆地与陕甘宁鄂尔多斯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补充气源。(2分)

              (2)读图10.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由西向东途经的地区,自然带的变化依次为:(2分)

                                                                                      。     

              (3)读图10.2、10.3,简要说明我国西气东输是如何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

                                                                                                  

                                                           。(4分)

              (4)除西气东输外,陕西省天然气也大量供应京津地区,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有影响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2分)

               

            • 4.

              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的工程量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 ④东线工程抽取长江水的水量最大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⑤
            • 5.

              南水北调工程涉及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②人口少    ③水资源利用率高   ④水资源总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 6.

              读图3“东亚产业转移示意图”, 回答问题。

              1.20世纪60—80年代初最有可能从日本、香港迁移到珠江三角洲的工业部门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微电子工业
              D.化学工业2.影响该产业转移到珠三角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的数量     B.技术因素     C.国家政策     D.优越的自然条件
            • 7.

              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__油气田,东至___;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___和___。

              (2)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是:可将西部地区的___优势转化为___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是:缓解东部地区____紧张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______,缓解因能源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停工停产;可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 8.

              人类目前为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实施的工程措施是(    )

              A.采用滴灌技术,科学用水
              B.修建水库,积蓄降水
              C.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D.加大开采深层地下水工程建设
            • 9.

              读某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该产业最有可能是(    )

              A.汽车制造业
              B.服装设计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电子装配业2.影响阶段Ⅳ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地价和工资      B.交通和市场     C.矿产和政策     D.环境和技术
            • 10.

              该表是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调整表,读表格,回答问题。

              1.分析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我们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主导产业不断发生变化,由轻工业到重化工业,再到高科技工业
              B.主导产业经过调整后不断升级,创新产业代替传统产业
              C.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是本国的资源日益减少
              D.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原因是利用新的主导产业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伴随着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出现轻工业、重化工业转移到其他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日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B.有利于转入国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C.有利于转入国提高产业水平,防止环境污染D.有利于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3.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会给投资对象国,同时也会给日本经济带来好处。下列选项对于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本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造成国内经济要素价位升高,例如劳动力成本提高、内部交易成本提高、地价提高等,不利于吸引外资B.产业转移也要向海外进行投资,使得本国资金有一定的短缺C.产业转移会引起国内失业人口增多,造成市场萎缩D.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