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                            (    )
              A.东北平原——旱灾严重     
              B.台湾省——地震多发
              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黄淮海平原——旱灾严重
            • 2. 图示自然灾害是         (     )
              A.台风    
              B.鼠灾   
              C.寒潮    
              D.风暴潮
            • 3.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读表2,完成24~26题。
              表2
              我国沙尘天气
              20世纪
              21世纪以来
              年均次数(次)
              80年代
              90年代
              12.7
              22.1
              16.1
              平均日数(天)
              10
              6.2
              5.5
               
              24. 下列气象灾害中与沙尘暴成因相似的是
                  A. 台风    B. 寒潮    C. 暴雨洪涝    D. 旱灾
               
              25. 读表2,我国的沙尘天气近三十年来呈
                  A. 减少趋势    B. 增加趋势    C. 波动趋势    D. 稳定趋势
               
              26. 发生以上变化的人为原因有
                  A. 围湖造田    B. 露天采矿    C. 营造防护林    D. 南水北调
            • 4.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
              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B.因为经济发达,甲地区损失率最大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是灾害种类单一,强度小 2.根据“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推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率最接近下图中的             
            • 5.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回答以下4-6题。
              4.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
                B.台湾省——地震多发
                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
              5.形成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纵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⑤灾害灾次频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6.我国西部地区灾情主要表现为
                A.受灾入口多                 B.牲畜掉膘或死亡
                C.农作物成灾面积大           D.农作物受灾面积大
            • 6.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4-6题。
              4.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5.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6.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 7.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据此回答以上表述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A.灾害种类多,但灾次较少                     
              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

              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                     
              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 8.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 9.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10.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A.沙尘暴         
              B.台风       
              C.水灾     
              D.泥石流

            0/40

            进入组卷